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5日
不负农时育种苗
记者 贺秋平 通讯员 李文振
    ● 种植户们在大棚里育苗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播种育苗正当时。近日,在宜川县丹州街道王湾村,种植户杨水合一大早就带着4名“帮工”村民进入温室大棚,开始甜瓜、哈密瓜育苗工作。
  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基质、压盘点籽、覆盖苗盘、清扫出盘、摆盘等育苗工序。杨水合弓着身子,一边小心地给育苗盘消毒,一边嘱咐大家要控制好播种的量。“一个凹槽里播一粒种子,瓜苗后期长势就会更好,也省去了因多播导致的选苗活。”杨水合说。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种植大棚多年,杨水合深知,种苗好是丰收的基石,因此在选种、育苗环节上从来不马虎。“过去种地看天吃饭,如今有了科技做保障,只要肯干就有收获。”杨水合说。
  为了不误农时,每年春节前后,都是杨水合一家最忙碌的时候。从去年冬至开始,杨水合就在自家温室大棚内栽植了提前育好的小番茄、甜瓜苗。如今棚内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特别是小番茄的主干已长至70公分高,开始挂果。
  “我家共种植1座温室大棚、8座拱棚。温室大棚主要栽植的小番茄、甜瓜,现在长势非常好。8座拱棚育了1.3万多株苗,准备今年栽植甜瓜、圣女果、哈密瓜和地黄瓜。”杨水合介绍说。
  “帮工”村民姜海霞家只有5座拱棚,因气温比较低,育苗工作还得过段时间。于是,一大早便和丈夫过来帮助杨水合家育苗。“不挣钱,大家邻里之间相互帮忙干活,很正常。”姜海霞笑着说。
  在种植户何青山的温室大棚里,育苗盘整齐排列,何青山和妻子正忙碌地进行着育苗工作。
  “春来农事不等人,趁着近期天气晴好,得赶紧育好苗。”何青山笑着说,今年主要育有西红柿、辣椒、西葫芦等,种植“大众”蔬菜,既能改善大棚土壤环境,又能持续稳定增收。
  何青山一家共经营着2座温室大棚、3座拱棚。“为了让温室大棚土壤‘修养’好,去年我只栽植了一棚辣椒,春节前已经上市,正好赶上节日消费热潮,价格比平时也高了不少,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何青山说。
  王湾村地处宜川县城南部,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大棚果蔬生长的理想之地。“过去都是露天育苗,全凭经验,收成提不上去。”何青山说,受到气候等因素的限制,露地育苗的作物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生长和成熟。与大棚育苗相比,露地育苗的作物产量较低,产期也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低。“采用大棚集中育苗不仅能节约用地,缩短生长期,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健壮秧苗。”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王湾村按照“以棚强农、以畜富民、以游兴业”发展路子,坚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不仅填补了本地的销售市场,也丰富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成了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