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洛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坚持全面履责与重点攻坚、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夯实基础补短板,聚焦精细抓管理,洛川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第六次推进会上,洛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站荣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流动红旗。
每天一大早,在洛川县城区各个路段,随处可见环卫工人们忙碌身影,大家按照划分区域,手持钳子、笤帚等清洁工具,或三五人一组或单独“作战”,在各自的“战场”有序清理着包联路段的卫生死角,捡拾和清扫路面上散落的落叶、垃圾、烟头等杂物,确保包联路段整洁有序。
“我们每天早上5点上工,对各自辖区进行大清扫,扫完了以后再用小扫帚进行二次捡拾,包括各个卫生死角、灯座、灯箱、护栏的擦洗等。”环卫工人樊发有说,早上9点和下午5点,他们还有两次换班,总的来说要保证各自区域的环境干净卫生。
垃圾中转站是全县垃圾收集转运场所,承担着将千家万户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中转运输的艰巨任务,管理员高金仓一刻都闲不下来,只见他双手紧握高压水枪正在对站内地面、基坑周边等易藏污纳垢的部位进行彻底冲洗保洁。据他介绍,每天要做的就是在垃圾清运车携带垃圾储备箱到来时,协助垃圾倾倒在集中储存箱中,指挥倒车、平整垃圾、清扫洗地,等地坑内垃圾箱被装满后,他又操作机器,将垃圾压缩打包,装进垃圾转运车。
“咱们洛川的市容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街上干净整洁,让人神清气爽,我每天接送孩子都能看见环卫工人不辞辛苦地工作。”市民韩丽君高兴地说,我们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为洛川的人居环境贡献微薄之力。
“城市双修”作为治理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洛川县大力推进市政设施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同时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验收和国家卫生县城复审为契机,对全县18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新建环卫工人休息室3座、增设第三卫生间3个,购置垃圾桶200余个、果皮箱350个、大小集装箱35个,更新公益广告200余处,县城整体形象有了大提升。
洛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张波说:“我们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地毯式的巡查,形成‘日保洁+重点整治+常态执法+全面监督’的常态化沟通处置机制,源头治理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持续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文明城市环境。”
近年来,洛川县聚焦群众“心事”和民生“痛点”,以“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站位在城市管理方面下功夫,以“道路洁净见本色,卫生死角深清洁,考核考评严落实”为工作目标,着力提升县城环卫管理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巩固市容环境卫生成果,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共栽植乔木及各种造型球1588株,铺设草皮及种花种草6880平方米,整理绿化带用地4125平方米,维修破损人行道930平方米,维修路灯380盏次。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这一目标,以高标准、严要求,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做实做细,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燃气安全等整治行动,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面貌,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洛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解军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