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关街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滋润少年儿童心田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牵连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宜川县丹州街道北关街社区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创新实践,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推动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建能量满满的“五老”队伍
“接下这个任务,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余热。”退休老党员郝引莲被委任为北关街社区关工委副主任后语重心长地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近年来,该社区根据新时代“五老”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鼓励辖区有愿望、有能力、有专长、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全力整合辖区内有丰富人生经历和高尚品格风范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建设成一支充满能量的“五老”队伍,对辖区青少年进行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等方面的教育。
除此之外,北关街社区还充分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共建单位,发动社区干部、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到青少年培养之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滋养青少年的成长。
网格化结对关注辖区儿童
辖区居民小宇(化名)今年四年级,父亲智力残疾,母亲因病去世,目前跟着爷爷奶奶借住在姑姑家。
“孩子患有尿崩症,多次医治但效果甚微,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社区网格员李曼说,社区在排查时发现孩子的特殊情况后,及时为其和家人办理了低保,申请了困境儿童补助,同时协调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对其进行了多次帮助。
真正关注青少年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更有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以来,该社区推进网格化管理机制,组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居民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建立完善了详细的居民信息台账和多个不同类型的居民信息交流群。网格员在日常走访和工作中,常态化宣传关于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知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识。
同时,社区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大病儿童、单亲儿童、孤儿等信息台账,并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列入“橙色关心户”“红色连心户”重点关注行列,与社区干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结成“关心关怀对子”,同时依托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单位的资源优势,根据其生活学习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帮助。
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润童心 “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到哪里哪里亮……”2024年3月,该社区组织宜川县第一小学十余名学生来到辖区高龄老人家中,陪伴老人聊天谈心,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得到了老人的高度赞扬。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近年来,该社区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书香沁润童心”“红色故事会”“我是小雷锋”等主题实践活动。依托社区团支部,开设“青年课堂”,打造“红色文化课堂”“理论实践课堂”,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提升团员青年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通过“读书会”“研讨会”“分享会”,让团员青年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进步。
同时,与宜川县第一小学少先队结成对子,定期根据重大节日、特殊日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爱老助老活动、“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保护日活动、“垃圾不落地”爱国卫生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受到了教育,还推进社区服务居民事务走深走实。
“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构筑起除学校、家庭教育外,又一行之有效的社区关爱模式,为进一步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北关街社区主任强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