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7日
税惠之火,点亮圣地新图景
通讯员 郭瑞 记者 贾志敏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有力激发了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了创新发展动能。国家税务总局延安市税务局精细落实这些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市场主体在扩大经营时昂首阔步、在绿色发展中无后顾无忧、在创新赛道上奋勇疾驰、在品质提升中深耕细作,有效助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产业的稳健前行。
  陕西延长石油富县发电公司是结合陕西省“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以及火电北移任务,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要求,依托煤炭资源优势而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火电项目,也是延安市首座百万千瓦机组大型火电项目。
  作为陕北至湖北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电源点,该项目通过智能应用板块在生产工艺、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等方面积极创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均为火电项目超低排放。
  “在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环保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税惠政策的扶持给了我们追新逐绿的坚实底气。”该公司法人马建刚说自己对几个关键数字印象格外深刻:一期项目购置的200余件(套)安全生产、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在5年内可抵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1.35亿元,目前已抵免6700万余元,去年已收到1605万元的退税款,“这使得我们在环保专用设备的购置和升级上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投入。”
  当前,能源企业在购置用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时,其投资额可按10%的比例进行税额抵免,这一政策无疑为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此,延安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的优势,精准筛选符合优惠政策条件的企业,借助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将税费优惠政策及时准确地送达企业,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精准落地。
  城市垃圾,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其产生量随着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升而与日俱增。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延安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已达48.19万吨。
  “我们一直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强化自身技术创新和精细管理,致力于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推动资源再生利用行业朝着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延安普驰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建春介绍道,目前公司已经与太原、鄂尔多斯、银川、平凉、西安、三门峡等地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回收流通体系。
  再生资源产业专注于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与之相关的税费政策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延安市税务部门组织专业团队主动上门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和操作指南,通过电子税务局向企业推送相关政策,制作“一企一政策”精准辅导宣传单,对各项政策逐一解读,确保企业能清楚明白地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此外,税务部门还积极推动税银互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再生资源企业提供无抵押、低利率的信用贷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据周建春介绍,2024年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额减免75.9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税费红利政策点燃了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研发信心。
  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石油管材加工企业。该公司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特殊材料制造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延安石油管材加工技术滞后、加工方式单一、产品品质较低的状况,尤其是其开发生产的特殊螺纹油管及特殊钢种系列产品,可降低油田使用成本约20%、油田采购成本约5%。
  降下去的是成本负担,增上来的是税费减免数额。“近三年,我们累计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1448.3万元,不仅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而且显著激发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的动力。”嘉盛公司财务负责人刘爱玲介绍说。
  基于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21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包括税务在内的15个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共同为制造业保驾护航。2024年,我市下达了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第五批)预算970万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延安税务部门陆续开展了“智慧税务助发展、惠企利民稳增长”等系列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定制服务,积极落实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已帮助55户制造业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金额4.93亿元。
  延安市税务局局长史健表示,将全力以赴抓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每一项优惠政策都能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实际助力,使政策的“暖意”精准惠及市场主体,助推各项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