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整日伏案工作,动辄一坐一天。年纪轻轻的,经常有人说自己腰疼。到医院一检查,腰椎间盘突出。
那么,这个让无数人“腰痛到怀疑人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究竟是一种啥病,能不能治好?我们采访了延安市人民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师同小龙。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同小龙说,我们的腰椎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腰椎间盘则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位于两个椎体之间,就像一个充满弹性的小弹簧。腰椎间盘起着缓冲压力、保证腰椎灵活运动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它兢兢业业,为我们的日常活动保驾护航。但一旦这个小弹簧出了问题,麻烦可就大了。
腰椎间盘突出,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小弹簧里的髓核,不安分地从原本的位置跑了出来,压迫到周围的神经,于是,各种疼痛、麻木就找上门来了。
对腰椎不好的动作
久坐不动:打工人一坐就是一整天,屁股仿佛和椅子焊在了一起。长时间坐着,腰椎承受的压力蹭蹭上涨,小弹簧不堪重负,腰就容易不舒服。
姿势不对:弯腰驼背、葛优瘫……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其实都是在给腰椎“挖坑”,这些错误的姿势会让腰椎受力不均,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突然用力:搬重物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姿势,猛地一使劲,就可能让腰椎间盘受伤。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间盘也会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慢慢失去弹性,变得脆弱,更容易出现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表现症状
腰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可以缓解。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腰4-腰5及腰5-骶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5%。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开始时为钝痛,而后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足跟部或足背。坐骨神经痛多为单侧性疼痛。在某种姿势下,因活动或腹压增加疼痛加重,或突然出现触电般的放射痛,自腰部向下肢放射。
麻木无力:部分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感觉下肢没什么力气,连抬脚、走路都变得困难。
间歇性跛行:走一会儿路就感觉腰酸腿痛,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会儿又能走,但走不了多远又疼。
对抗腰突,有哪些办法?
同小龙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腰腿痛伴腰部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可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平片、CT检查、MRI检查等,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保守治疗,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卧床休息,让腰椎好好放松;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牵引,帮助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再配合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营养神经,让身体慢慢恢复。手术治疗,如果腰突保守治疗效果不好,那就只能请手术来帮忙了。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把突出的髓核回归原位,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预防腰突从日常做起
保持正确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这样的,身体向后倾,颈部有扶托,手臂自然下垂,放置椅子托手,手与键盘平行,膝盖微高于座椅,保持血液顺畅运行,屏幕略低于视线。对于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在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避免久坐久站:定时起身活动,伸伸懒腰,让腰椎也放松放松。
注意腰部保暖:寒冷会让腰部肌肉紧张,加重腰椎负担,所以冬天一定要把腰裹得严严实实。
适当锻炼:要想保证腰椎的持续健康,增强腰部的承重性和韧性是关键。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腰部功能锻炼,游泳、平板支撑、臀桥等,都是锻炼腰部肌肉的好方法,让腰部更有力量。
同小龙说,腰椎间盘突出虽然烦人,但只要我们了解它,做好预防和治疗,就能和它说“拜拜”。如果你的腰部已经出现了以上症状,别犹豫,赶紧寻求医生帮助。只有爱护自己的“小蛮腰”,才能健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