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7日
“艺术自习室”惠民再升级
记者 姜顺
  “有了这免费的‘艺术自习室’,咱老百姓排练文艺活动可真是太方便了。”今年年初,黄陵县文化馆在我市率先开起了“艺术自习室”,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也照亮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3月4日,记者走进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多功能厅。这里宛如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意魔方,能容纳80人的宽敞空间里LED大屏、音响、多彩灯光配备齐全,摆放着可灵活移动的桌椅。“我们刚刚在这儿举办了第三期精品培训活动。”朗诵协会副会长杨东芳回忆道,“当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借助LED屏、话筒等学习朗诵技巧,分析经典作品,环境静谧、空间开阔,音响效果也很棒,让培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的特别感谢文化馆提供这么好的场地。”
  多功能厅旁边的视听室,则是声乐爱好者的天地。虽仅能容纳十几人,可专业的音响设备却能营造出极致的听觉盛宴。“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唱歌的人来说,这儿就是‘宝藏小屋’。”音乐爱好者张强分享道,“关上门,打开音响,就仿佛置身于专业的录音棚,能尽情地打磨自己的声乐技巧,不用担心受外界干扰。”
  与之相邻的琴房,静谧而温馨,几台电子琴、钢琴整齐排列。“我家孩子刚开始学琴,这儿免费开放后,可解决了大问题。”带着孩子前来练琴的刘玥说,“既能让孩子有个安静的练习环境,还能随时请教文化馆的老师,比自己在家摸索强太多了。”
  顺着楼梯上行,就来到了4楼的排练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锃亮的地板上,50人的场地显得格外敞亮。墙上的全身镜映照着舞者们优美的身姿,一旁还贴心地配备了乒乓球台。
  梨园社区文化艺术协会的杨粉霞兴奋地说:“每次来排练,看着专业的音响设备,踩在防滑的地板,心里特别踏实。而且排练累了,大家还能打打球放松放松,这空间利用得太妙了。”
  培训室里,投影仪将知识的画面投射在幕布上,40个座位常常座无虚席。“我们伶伦民乐团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类活动,如民歌讲座、器乐训练等,每周还有固定的合唱。”正在整理资料的王春丽笑着介绍,“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利用这里完备的设施,既能互相交流,又能尽情展示才艺,氛围特别好。”
  艺术基地仿若一个文艺交流的温馨港湾,电视上滚动播放着各类艺术作品,20余人围坐于此,或分享心得,或探讨创作。书画活动室墨香四溢,爱好者们在配备齐全的书画案前挥毫泼墨;摄影活动室以巧妙的灯光、幕布设计为摄影发烧友们定格精彩瞬间;民间艺术展厅更是陈列着600余幅面花、剪纸、黑陶、皮影、刺绣、农民画、老照片等民俗瑰宝,成为传承民间艺术的核心阵地。
  为了让大家有序享受这些艺术资源,文化馆制定了细致的预约规则。使用时间固定为每周一到周五,各场馆预约最少提前1天,个人或团体按需预约,使用后需保持场馆整洁、设施完好。
  “场馆丰富的资源、贴心的服务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一个个物理空间,更是孕育艺术梦想、传承文化基因的摇篮。”黄陵县文化馆馆长裴洁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努力把“艺术自习室”打造成为黄陵县文化馆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