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8日
从会采煤到“慧”采煤
——子长煤炭产业开启“智”造崛起新征程
    ● 工作人员正在开展井下作业

  记者 叶四青 通讯员 王明如 薛金平 张龙
  初春的子长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拉煤车辆的阵阵呼啸声诉说着开往春天的欢喜。一车车煤炭随着车辆输往远方,也把一项项经济效益带给这个城市。2024年,子长市煤炭产量1800多万吨,煤炭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平均每秒为全市经济贡献近600元产值。
  子长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市和陕西省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煤炭地质储量达28.94亿吨,已建成投产矿井18处,1处正在建设。近年来,子长市以建设“智慧矿山”为目标,秉持“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理念,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正常生产的18处矿井中,12处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随着煤矿现代化程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煤炭产量逐年递增。
  3月12日上午,记者走进子长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透过监控屏幕看到,拥有着黑玻璃明亮色彩的煤炭,在机器的切割下源源不断地流向矿车,紧接着,搭乘着流动生产线离开300米深的矿井,最终抵达地面。
  子长煤属于优质气煤,具备低硫、低灰、低磷、高挥发、高粘结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配焦、炼钢等领域,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目前,井下采煤工作面已基本实现智能化开采,地面调度室通过一键启动即可操控井下采煤机设备。”延安市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辉高兴地介绍。
  为了更好地开采和利用优质的子长煤,禾草沟煤业有限公司在智能化开采上做了积极尝试。井下供电系统已从井下现场操作停电转变为在智能化生产指挥中心集中控制,通过万兆环网搭建的中控管控平台,集合了26个子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应用。2024年开始应用的智能反“三违”系统,在井下130多个关键岗位和地点投入智能AI捕捉,及时预警并纠正员工不规范操作行为,极大提升了现场安全保障能力。
  如今,原本需要15人在井下操控设备,精简至3人,这3人主要负责巡检,大幅减少了人员数量,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王立辉说,“今年年底,公司将采用国际先进的等高式采煤技术,开采1米左右的薄煤层,进一步减少人力投入,实现常态化无人操作,提升井下开采的安全系数。从经济效益来看,人工费用每年可节约1000万元至1500万元。”
  作为子长市的支柱产业,煤炭产业举足轻重。子长市聚焦煤炭深加工,改变单一产销模式,围绕煤炭的煤化工、洗中煤综合利用、煤炭分级清洁以及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能源供给体系;同时,子长市在扩增产能上发力,计划在北部矿区新建8处矿井,新增产能1230万吨/年。北部矿区整体规划已于2024年11月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作为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年底将有3处矿井开工建设。
  子长市工业和煤炭局副局长李张艳表示,这8处矿井建成后,将在就业、稳增长等方面为子长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子长高质量发展贡献煤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