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方大燕 通讯员 齐玉 李脉旺)“当时我正在送货的路上,途经吴起县吴仓堡镇韩沟门村时遇上堵车,等待的过程中突然看到路边草丛里躺着一只‘大鸟’,下车仔细观察了一下,觉得应该是受伤了,于是赶紧打了报警电话。”货车司机孙先生笑着说,“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保护动物,没想到这次自己也成了‘护鸟人’。”
3月18日,吴起县森林警察大队接到孙先生紧急求助,称在吴起县吴仓堡镇韩沟门村公路旁发现一只疑似受伤的“大鸟”。接警后,森林公安民警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我们赶到时,发现这只‘大鸟’正蜷缩在草丛中,精神状态不佳,无法正常飞行。初步判断可能是飞行中撞击硬物导致受伤,为避免应激反应,用衣物包裹住它的身体,并全程保持安静环境。野生动物对陌生环境很敏感,必须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参与救助的民警高志光说。随后,民警小心翼翼地将其带回单位,与林业局工作人员一起联系省上相关专家进行鉴定,确认这只“大鸟”是一只雌性草原雕,经体表检查发现没有受伤,应该是在迁徙途中,由于长时间未进食而导致虚脱无法飞行。随后,民警为草原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经过数小时的观察和照料,其体力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据了解,草原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开阔草原地带,从海平面至海拔3000米的高度均有踪影,属于大型猛禽。主要以黄鼠、沙土鼠、旱獭、野兔、沙蜥、草蜥、蛇和鸟类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昆虫为食。草原雕作为顶级掠食者,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
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近年来,吴起县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坚定不移地逐绿前行,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和相关违法行为打击工作,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此次草原雕的成功救助,得益于热心群众的迅速反应,也充分体现了基层生态保护网络的实效,为公众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