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
延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首轮告捷
实地复核文物8545处,登记新发现文物321处
  本报讯(记者 李星棋 拓浪浪)3月21日,记者从市文物研究院获悉,随着富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延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首轮告捷,下一步将开展“回头望”工作,对全市新发现文物点线索进行普查。
  2月17日,全市11支文物普查队伍入驻富县,在一个月内对全县972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普查。截至3月19日,完成全部“三普”登记文物点复核,实地踏查率百分之百,全面掌握文物点各项信息。各普查队充分利用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石窟寺专项调查、长城资源调查等已有成果,注重对新发现文物点的调查登记。经过摸排,新发现《大观圣作之碑》、八合村戏楼、中央军委会议旧址等48处文物点,进一步丰富了富县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去年5月启动至今,全市已实地复核“三普”不可移动文物8545处,登记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321处。其间,子长市发现龙山文化前期石城遗址——金山寺石城,吴起县发现新石器遗址——庙咀遗址……这些新发现的文物遗迹,极大丰富了延安文化遗产的内容,对于研究延安新石器时期聚落分布与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实物依据。
  据了解,该阶段工作结束后,我市将组织文物普查队转入吴起县开启“回头望”工作,对全市所有的文物点进行补拍720度全景照片、对新文物点线索进一步普查,5月底前,将完成13个县(市、区)的全部野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