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春回大地春耕忙 农资农技来助力
记者 周家天 潘文静 通讯员 高亚蓉 寇军龙 许艳峰
  春回延安,沃野复苏。一场以“保供应、稳价格、强质量”为核心的农资保障行动,在我市各地全面开展。通过统一调度农资储备、织密配送网络、下沉技术服务、强化执法监督,构建起春耕生产的“四梁八柱”,托举起万千农户“播希望、庆丰收”的期盼。
   农资“一站”到地头
  在黄龙县崾崄乡农事服务中心,仓库内堆满了品类丰富的种子、各种各样的化肥、农药等,众多前来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农民让现场热闹不已,也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春耕气息。
  “过去买农资,得跑好几个镇,又费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在这儿一次性就能买齐,价格还实惠,服务中心还给直接送到地头。”崾崄村村民贺东东高兴地说,他承包了700亩土地,这次采购的种子和农药价格比市面低了不少。
  据崾崄乡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王飞介绍,早在年前,他们就统计好了全乡农户的农资需求,通过贷款550万元集中采购,这种“统一采购、分户配送”的创新模式,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还让农户每亩地节省了7元。自2月起,黄龙县各合作社积极与农资供应商对接,将农资直接配送到田间地头,极大地方便了农户。
  科技育苗备春栽
  在距离崾崄乡53公里的圪台乡庄科育苗基地,智能化温室大棚成为了春耕的“科技担当”。自动化育苗机有条不紊地运转,温控系统精准调控着棚内环境,嫩绿的菜苗排列整齐,充满生机。
  “今年春耕备耕以来,我们已经培育了500余万株菜苗,还为困难群众垫资育苗30万株,绝不能让资金问题影响农事。”基地负责人吴建军说道。
  近年来,黄龙县大力推进镇村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通过产业培育奖补、项目实施和经营主体带动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之中,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多方联动护春耕
  农资储备“粮草先行”,质量安全更需严格把关。3月以来,甘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执法人员奔波于县城和乡镇的农资门店,对种子、化肥、农药进行细致的“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43家次,抽查产品60批次,针对个别门店台账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已责令限期整改。
  甘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贺永刚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范围,严厉打击各类农资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农资保供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力支撑。在黄陵县田庄镇的果园里,农技人员正现场示范果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技巧,数十名果农围在一旁,认真学习。“以前全凭经验,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果树产量肯定能提高不少。”果农李大爷充满信心地说。
  在田庄镇、隆坊镇等塬区果业村组,果农们正抓住春季的有利时机,对果树进行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县农业农村局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技术员示范指导等方式,全面推动果园管理工作,为果农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记者从市供销合作社获悉,截至目前,我市供销系统已累计调运、储备化肥3.9万吨、农药16.2吨、农膜120吨。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供销合作社将继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拓展农资社会化服务,深化对外合作,以农资为“支点”,撬起粮食安全“硬底气”,托举乡村振兴“软实力”,为延安春耕生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