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1日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五育”并举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浸润校园
通讯员 郭忠義

  春风化雨润无声,雷锋精神薪火传。为深入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以来,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雷锋月”为契机,创新构建“德为魂、劳筑基、美润心、智赋能、体强魄”的育人矩阵,开展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掀起“学雷锋、树新风”的校园文明热潮。
   雷锋精神薪火传
  知行合一育新人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塑造学生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核心工程。
  在本次以“雷锋精神永相传”为主题的实践育人活动中,该学院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始终,通过理论浸润、情景体验、实践赋能,推动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让雷锋精神从历史记忆转化为现实行动。圣地青马宣讲团走进班级,从时代背景、精神内核与实践价值三个维度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微党课、情景剧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雷锋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激发学生对雷锋精神的敬仰之情和学习之志,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雷锋的感人事迹,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学院同步发起了“旧物远行·爱心护航”公益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搭建起知行合一的实践桥梁。学院号召学生捐赠闲置衣服、文具等物资,定向支援儿童福利院。这一行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雷锋精神,更让爱心在传递中延续雷锋精神的生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和价值,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德育载体,让雷锋精神这簇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在新时代青年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劳动淬炼青春志
  双手筑梦美校园
  劳动教育是培育学生劳动观念、锤炼劳动技能、塑造劳动精神的关键载体。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该学院开展“共建美丽校园”专项行动,成立“星火燎原”“雷锋日志”“沂蒙红嫂”等劳动先锋队,组织学生常态化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这些劳动先锋队的成员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脏、不怕累,用实际行动为校园环境的美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手持镰刀、铲子等工具,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清理杂草、捡拾垃圾,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学院“最美雅舍”评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鼓励学生以劳育美,通过宿舍卫生、文化评比、楼道大扫除等环节,打造整洁温馨的生活空间。学生们积极参与,精心布置自己的宿舍,不仅注重卫生清洁,还通过张贴励志标语、摆放绿植等方式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细节中展现创意与审美。最终,8间寝室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宿舍”,成为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的生动典范。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躬身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美的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蓬勃生机,营造出整洁有序、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
  美润心田启心智
  共绘雅居新篇章
  美育作为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创造力的核心载体,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本次“雷锋月”活动中,学院将美育融入志愿服务,推出了“美育同行”的宿舍文化活动,探索美育浸润生活的全新路径。活动以宿舍为单位,通过展示宿舍环境、文化布置等方式,将最整洁、最美丽的宿舍环境呈现给大家。学生们在活动中将艺术灵感与生活智慧相融合,精心设计宿舍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理解。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营造能力,更在协作中深化了社会责任认知,让美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场景。学院将持续深化“美育+实践”模式,通过打造明亮雅室、开展公共区域美育共建等举措,让美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
  智育体育双翼展
  学思悟践共成长
  智育与体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是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路径。
  在本次“雷锋月”活动中,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在开展体力劳动的同时,将党史党情、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通过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等载体,将红色基因与中华文脉融入实践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同时,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实现知识转化,锤炼出兼具人文底蕴与专业素养的综合能力。这些活动不仅符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也彰显了青年学子对党的忠诚与文化自信,更通过“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良性循环,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为其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以行促学,以劳树德。本次“雷锋月”系列活动,是学院推动“五育并举”向纵深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宿舍-班级-学院”三级联动育人机制,实现德育浸润、劳育淬炼、美育熏陶、智育提升、体育强健的有机统一。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与德育、劳育、美育、智育和体育等多方面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让雷锋精神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躬身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