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打通供需链条,实现求职者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徐剑锋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正值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农民工等求职就业的繁忙期,我市人社系统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推出系列就业服务活动,为广大群众拓展就业增收渠道。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专场招聘会共吸引了270余家企业参与,带来岗位1.8万余个,招聘行业涉及普工技工、物流贸易、市场销售、餐饮服务等,满足了广大求职者多元化的求职需求。“春风行动”不仅给求职者送来了“就业大礼包”,也为企业一解“招工难”“用工荒”的燃眉之急。
  一场场招聘活动,一个个工种岗位,展现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线上和线下求职招聘平台,积极拓展技能就业和创业就业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基础上,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既要聚焦现代产业发展,采取“行业分类、人员归类”的方式精准招工,也要锁定重点缺工企业,通过用工余缺调剂、举办定向招聘、组织实习见习等途径纾解企业“用工荒”困境。
  必须看到,随着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产业茁壮成长,劳动力市场同时面临着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变化,“人岗不匹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由此而言,要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途径,摸清技术特长、就业意向、工作去向,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进行研判和分析,进一步找准企业“用工难”、求职者“找工难”的痛点和堵点,进而在岗位筹集、即时对接上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使供需对接更加精准高效,更好地实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让用工企业与求职者“双向奔赴”,要打通供需链条,积极创造“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的环境,实现求职者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对政府职能部门,既要用政策“暖流”来惠企纾困,也要用服务“暖意”来惠民解忧。譬如,对高校毕业生,要强化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要通过“订单式”培训、开设夜校等途径,帮助他们提高岗位技能、拥有“一技之长”;对长期失业的求职者,可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进城务工人员,则要解决人才公寓、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在保障合法权益“制度留人”、拓展职业发展前景“事业留人”下更大气力。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定幸福。一手抓有效岗位信息发布,一手抓高效保障服务到位,不断提高求职招聘的精准度,就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