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添加”“零添加”为幌子误导消费者,这条路走不通了。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新标准涉及不少内容,但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食品标签“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一项。《新京报》发表评论,适度使用添加剂并不违规违法,可明明使用了添加剂,却标示“零添加”“不添加”,就是一种虚假营销,不应被法律与市场所宽容。相关企业应尽快对标新标准,尽早告别“不添加”“零添加”式营销话术,重塑消费者信任。
面对花样翻新的交易手段,更要下大决心、大力度,统筹学校、家长、社会多方合力,坚决堵住相关漏洞,阻止电子烟飘向未成年人。
——不少家长反映,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它们通过隐秘渠道悄然流向未成年人群体,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广州日报》发表评论,监管方面要查勤查严,一旦发现违规销售行为,从严从重处罚;平台层面要查细查实,提升对表情包、颜文字等交易“暗号”的识别力度,清扫电子烟交易的隐秘角落。家长和学校也要做好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深刻认识吸烟的危害,从他们的“第一口烟”管起。
消失的是围墙和“架子”,增加的是“桥梁”和“里子”。
——据报道,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22年启动“拆围透绿”工程以来,县委、县政府带头,县城除中小学校外3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部拆除了围墙。《工人日报》发表评论,如此不分彼此的格局,体现的是对民生需求的重视,实现的是政心民意的连接。事实说明,好的治理方式,一定是围绕着群众的难点和痛点而展开,一定是以消解无形的“围墙”为目标去扎实推进基层治理。
烟头虽小,火患无穷。
——3月24日,山西省长治市壶山县石坡乡杜家岩村因村民鲍某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丢弃而引发火灾。大火受风势影响迅速蔓延,当地公安、消防、应急、各乡镇工作人员及附近村民投入扑救中。红网发表评论,面对频发的森林火灾,随处可见的防火标语或许能够对一部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在侥幸心理前却收效甚微。只有将公共安全意识植入日常,才能真正成为安全防线的构建者而非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