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艳 通讯员 李进 田伟)4月1日一大早,走进洛川县土基镇赤雁村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雷明艳的工作室,墙壁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桌上整齐摆放着她近期的得意之作。临近清明节,雷明艳正与两位剪纸爱好者全神贯注地雕琢着几幅蕴含清明意蕴的作品。
“我这部作品叫《新媳妇上坟》,新媳妇结婚第一年要去老祖先坟里上坟,告诉老祖先家里新添了一口人,祈求人丁兴旺;这幅作品是《罐罐馍》,也是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思念。”雷明艳轻轻拿起桌上的剪纸,她指着自己的作品,缓缓道来每一幅剪纸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些剪纸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品,更是洛川民俗文化的生动写照,是先辈们生活智慧与情感传承的结晶。
今年70岁的雷明艳,自幼深受祖父和祖母的艺术熏陶,踏上了剪纸艺术的征程,她传承的洛川南派剪纸风格,以精巧细腻独树一帜,始终遵循“阳有形,阴有画”的美学原则,多以灵动花鸟为创作主题。2018年她被命名为市级(洛川剪纸)传承人。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传统佳节,承载着华夏儿女对先人的无尽追思。在洛川,剪纸这一古老非遗与清明习俗深度交融,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经民间艺人的巧手雕琢,化作饱含深情与历史的精美之作,让洛川剪纸在清明氛围中绽放出别样光彩,续写着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
洛川县文化馆干部、洛川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王维表示,下一步,将组织非遗剪纸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剪纸教学传承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洛川剪纸,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