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自我认同期:3-6岁孩子的科学养育指南
    ● 嘉宾李学

  主持人冯一倩: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如果家长能把握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养育重点,孩子便能脱颖而出,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本期《心向阳光》我们特邀延安市青少年心理学会讲师团讲师李学,和大家共同分享3-6岁孩子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对应的家庭教育重点。

  冯一倩: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李学:(1)自我意识增强:3岁左右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到5、6岁便能更清晰表达自己想法感受,会说“我想要”“我喜欢”等,还关注自己与他人不同,有较强的自尊心。(2)认知快速发展: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靠具体事物和形象理解世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3岁约15分钟,4岁约20分钟,5-6岁约25~30分钟,对周围充满好奇,爱问“为什么”。(3)语言能力提升:能掌握基本语法规则,词汇量快速增加,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还爱听故事、讲故事。(4)情绪情感丰富:情感逐渐丰富稳定,会因表扬开心、被批评难过,开始有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能识别他人基本情绪,但情绪调节能力较弱。(5)社会性发展起步:开始喜欢和同伴玩耍,有合作意识但还不善于分享和交流,会有争抢玩具等行为,对性别角色有初步认知。
  冯一倩:那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重点都有哪些?
  李学:(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3)培养良好自我意识:尊重孩子想法感受,认真倾听,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对孩子努力和成就及时肯定表扬,培养自信自尊。(4)激发认知兴趣:提供丰富学习和体验机会,如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和通过游戏培养注意力,如搭积木、拼图等,引导孩子思考探索,耐心解答问题,还可让孩子做简单家务培养生活认知。(5)加强语言训练:多和孩子交流,讲述生活所见所闻,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描述经历或想法,给孩子讲故事并提问,培养想象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也可引导孩子阅读绘本。(6)关注情绪管理: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用绘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识别不同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引导其用语言表达,教孩子深呼吸等情绪调节方法。(7)促进社会性发展: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安排聚会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合作和轮流,当孩子有冲突时,引导协商解决,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培养社会交往能力。(8)美的熏陶:第一,给予孩子健康的美的观念。创设美观整洁的环境,让孩子体验整洁美;给孩子的衣饰打扮体现健康是美,得体是美。第二,引导孩子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感受自然美,欣赏艺术美。第三,支持孩子的艺术兴趣,鼓励孩子创造美。
  冯一倩: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之路,只有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成为他们的人生引导者。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