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8日
宝塔区持续优化社区养老服务——
托起“家门口”的幸福晚年
记者 王静
    ● 老年舞蹈爱好者在社区排练舞蹈

  下棋、打乒乓球、练书法、跳广场舞……多样化的社区活动让社区的老年朋友们充满活力、神采奕奕、乐享晚年。近年来,宝塔区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优化社区服务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民生工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王家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书法绘画苑、益智健体苑等部室热闹非凡。在社区三楼的一角,20余位老年舞蹈爱好者伴随欢快的旋律,手持彩扇轻舞飞扬,社区红十字曜阳养老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则在一旁细心指导。
  58岁的郑娟既是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也是社区大秧歌的领队。她说,无论是社区组织的大秧歌还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社区都免费提供音响设备和服装道具。目前大秧歌队员已发展到160多人,年龄最小的48岁,最大的72岁,大家欢聚一起,认真排练,生活有滋有味。
  65岁的李凤玲平日喜爱跳广场舞,她先在抖音上学习舞蹈,掌握后再教给其他姐妹。“我们人多时在王家坪广场跳舞,人少时就利用社区的空地跳舞。社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很支持我们参与广场舞和秧歌表演,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李凤玲高兴地说道。
  王家坪社区还积极培养社区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建了枫叶红老年秧歌队、王家坪艺术团等社会组织,结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艺汇演,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书法绘画苑,书法爱好者们在此挥毫泼墨。64岁的胡明哲和66岁的王根生都是书法爱好者,他们一有空闲就来练习书法。“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几乎每天都会来。”胡明哲说。“社区为我们书法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纸张笔墨都免费提供,让人感到很温馨。”王根生应和说道。
  记者了解到,王家坪社区聚焦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按照“办公场所最小化,活动空间最大化”的原则,拓展空间服务功能的同时,还为老年人打造了日间照料中心,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此外,社区还主动与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合作,每季度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爱、老有所依和老有所乐。
  “社区网格员定期走访高龄老人、困难老人、独居老人,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并在重大节日联合在职党员、爱心企业等走访慰问困难老人,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王家坪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刘俊艳介绍说。
  宝塔山街道宝塔山社区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服务重点,特别关注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社区设立了阅览室、健身房、棋牌书画室、理疗室、日间照料中心等7个服务功能部室,将最大的活动空间留给老年人。社区还与新东康复医院合作,每周二上午为老年人提供针灸、按摩、拔罐等服务;与老年大学合作,每周三下午、周四上午开设合唱课和舞蹈课;组建居民议事会,由退休人员、老党员等组成,协调解决小区居民的各类问题;每周四下午定为固定观影日,推出红色和怀旧电影专场;成立“医疗救助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上门义诊等服务;日间照料中心休息室为老年人提供休憩场所,针对老年人发放便民服务卡,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了服务老人零距离。
  63岁的刘月清多年来疾病缠身,现与孙女相依为命。社区了解情况后,除了平日走访了解实际需求,节假日还会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此外,还定期上门为其测量血压、血糖,一个月提供两次免费理发服务。
  “社区的工作人员很有责任心,帮了我们不少忙,我特别感激。”刘月清激动地说。
  目前,宝塔区区级养老机构5个,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个(宝塔区中心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4个(夕阳红老年公寓、慧泽老年服务中心、福康养老院、爱心护理院),设置床位630张,入住老人134人。建成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39个,设置养老服务床位1024张。2023年以来,标准化打造新城街道鲁艺社区、宝塔山街道嘉陵社区等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本年度新城街道文苑社区、公学社区两个省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于8月底前建成投运。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及农村互助幸福院均与周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就诊绿色通道协议,确保应急医疗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实现高效救治,为更多老年群体提供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