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居民高兴地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就诊 本报讯(记者 李欢)4月9日一大早,在宝塔区凤凰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群众。当日,宝塔区人大常委会凤凰山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医疗小组开展义诊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最近我的膝盖有点疼,您看是怎么回事?”“我有糖尿病史,我的血糖值正常吗?”在义诊活动中,由延大附院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等科室的专家们组成的医疗小组现场坐诊,前来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专家们经过详细询问、认真诊断,为就诊群众量血压、测血糖等,并结合具体身体情况,最终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意见,并就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方面给出健康指导。
“我家就住在附近,听说义诊活动有专家号,就第一时间赶过来。就诊后,专家告诉我之前的病情恢复得不错,这下我就放心了。”前来就诊的居民张保林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还提高了大家早预防、早治疗的健康意识,这样的活动可真不错。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效能,宝塔区人大常委会凤凰山街道工委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出“履职+职业”的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行业优势,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便民惠民活动,让人大代表联络站切实发挥其服务作用。
“今后,我们将依托进站人大代表的资源,聚焦群众所思所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丰富人大代表的履职形式,让更多惠民生、暖民意的活动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让人大代表的履职更接地气、更具温度,真正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宝塔区人大常委会凤凰山街道工委主任叶伟强说。
编后语
让“连心桥”越筑越牢
“家门口”的义诊,暖了民心,也“诊”出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气象。宝塔区人大常委会凤凰山街道工委将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不仅让群众免去奔波之苦,更以“履职+职业”的服务新模式,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生命力,在于真正成为民意的“收纳箱”和服务群众的“加油站”。当代表们带着专业能力走进社区,当“坐诊”从医院延伸到居民身边,这样的履职既有温度,更有实效。群众的笑容,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朴实的肯定。
期待更多代表立足本职、发挥专长,让联络站真正“活”起来,把民生关切转化为一件件接地气的暖心行动。如此,“连心桥”才能越筑越牢,基层民主的脉搏也将跳动得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