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课间学生做《集体秧歌操》
● 校园秧歌操比赛 近日,洛川县丰园小学的大课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激昂的陕北民歌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手持彩扇花伞,身着绚丽服装,整齐排列,有板有眼地扭起了秧歌,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又不失活泼,彩扇花伞随着节奏上下翻飞,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以前只是过年过节才能观看到陕北大秧歌表演,现在能在学校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一起跳,真是太有趣了!”六年级学生王思琪兴奋地说道,“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跳完之后浑身舒畅。通过扭大秧歌,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特别自豪能参与到非遗传承中。”
据了解,为了丰富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运动乐趣,该校老师结合陕北大秧歌的特色,精心编排了《集体秧歌操》。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学得认真专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主动向老师请教。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秧歌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老师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解秧歌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故事,让孩子们在学习秧歌操的同时,真切领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就在前些天,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秧歌操比赛。
任俊锋表示,将陕北大秧歌纳入大课间,是学校推进非遗进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实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未来,学校还计划将陕北民歌、剪纸等更多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和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记者 樊江江 通讯员 郭玉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