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5日
果园改造焕生机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杨晓霞 郁小朋 李旭 班彩彩
    ● 改造果园现场

  四月,生机勃发,宝塔区各乡镇的田间地头,推土机、挖掘机、打坑机来回穿梭,人头攒动,老旧果园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果园年头久了,果树老化,结出的果子个小量少,卖不上价钱。一年到头辛勤劳作,收入却少得可怜。看到柏林湾村果园改造的成功,我们打心眼里羡慕,如今愿望终于实现了。”姚店镇胡家沟村果农魏德财感慨道。近日,在胡家沟村的新建果园中,果农们正严格按照标准,手拉绳尺规划放线,大家对老果园改造带来的新效益充满信心。
  近年来,胡家沟村果园受品种老化、产量退化、果树老化等问题困扰,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入。为了让低质低效果园焕发新的生机,姚店镇将老果园改造作为提升苹果产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逐户对胡家沟村的老旧果园进行实地勘察,根据果园的土壤条件、果树生长状况等因素,制定“一户一策”精准改造方案,稳步推进胡家沟村老旧果园改造。
  果农孙宏伟说:“过去我对老果园改造持怀疑态度,但去年参观了柏林湾、安沟门村老果园改造成果后,深受震撼。在专家指导下,他们的果树经过科学修剪和养护,长得旺盛,果实大而甜,这让我对胡家沟村的老果园改造十分有信心。”
  “我们村有1000亩老果园需要改造,已经完成地块选择、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放线打坑。相信在镇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将大幅提升,果农的收入也会稳步增加。”胡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世雄说。
  苹果产业是宝塔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部分果树品种老化、树龄增长,导致果品质量下降、挂果率低,费时费力收益不高,成为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让低质低效果园焕发新活力,宝塔区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组织果农外出参观学习,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大力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改造。
  在临镇镇的田间地头,果农们也正在抢抓农时,对挖改的老旧苹果园进行土地平整,为后续改造升级奠定基础。
  据任家塬村寨子塬小组村民王致富介绍,他家原有12亩30年树龄的乔化老果园,因果园残败、果树老化,果品质量逐年下降。今年,他在镇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果断挖掉了老树,新建苹果矮化密植园,并满怀信心地栽植了瑞雪、秦脆等新品种苗木。“预计两年就能挂果,三到四年达到丰产。”王致富的话语中充满期待。
  而崾岘村果农韩军说,我家有20亩果园,因为多年管理技术不到位,树老化、腐烂病多,品种不佳,售价低。看到别人通过老果园改造,收益大增,非常羡慕。今年镇政府又统一进行老果园改造,每亩还补助1200元,苗木也有补贴,他就立刻报了8亩老果园进行改造。
  临镇镇是苹果产业大镇,但近几年果树树龄老化、品质退化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现状,该镇抢抓宝塔区老果园改造政策的机遇,积极宣传动员,全面推动老果园改造工程。目前,该镇任家塬、高家塬、崾岘等12个村共实施了2871亩老旧苹果园的挖改工程,进一步扩大了苹果产业的规模。通过多品种搭配、错峰上市的种植策略,有效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经济效益,推动苹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近两年,果农们见证了老果园改造的实效,老果园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坚定了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也为努力实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副镇长沙宝旭说,目前该镇老旧果树挖除和土地平整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进行打坑、覆膜、栽植等工作,预计5月底全部完工。同时,该镇还积极引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老果园改造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