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军,我的胃病又犯了,疼得厉害。”一大早,宜川县丹州街道程落村村医任立军赶到卫生室,刚一开门,村民王润枝就双手捂着肚子走了进来。
“你这是老毛病了,平时得多注意饮食,千万不能贪嘴。我先给你开两天药吃,你自己饮食控制好,就没啥大问题。”任立军一边为王润枝检查身体,一边反复叮嘱注意事项。
刚给王润枝开完胃药,60多岁的陈爱绒就推门而入。陈爱绒是邻村的,她舍近求远硬是走了3公里路,专程跑来找任立军看病。“任医生医术好,一般头疼脑热不在话下,还从来不关门休息,我不怕走冤枉路。”说起任医生,陈爱绒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
10点刚过,任立军已经接诊了8个村民,有的拿了药回家,有的在输液室输液。“平时,我尽量不把大家留在卫生室,尽量开药回去吃,实在严重的才给输液。”任立军说道。
记者发现,任立军在给村民开药时,经常是把一盒药拆开来卖,很少有整盒卖的。对此,他的解释是,村民大部分靠种地为生,收入有限,一盒十几块钱的药对他们而言也很贵。“一般都是头疼感冒的药,拆开卖,吃多少拿多少,既能治好病,又不浪费钱,也不浪费药,一举三得。”
任立军的妻子闲来也会来卫生室帮忙,照顾好病人的同时,将里里外外收拾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夫妻档组成了村里的“医疗队”,成为程落村村民最离不开的人。村里人说,不论刮风下雨、夜半三更,只要谁生病了,给任医生一个电话,他一准到。
坚守乡村28年里,任立军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户家庭、每一条小道,熟悉每一户村民的健康状况。“不分节假日,也没有周末,基层的普通村医是24小时全天候的医生。”任立军坦然说,“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马虎,时间对于病人来讲就是生命,不能让病人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作为村级卫生室,任立军不仅承担着病人治疗的任务,还承担着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扶贫政策的落实工作。为了增强村民的防病意识,他利用病人前来问诊的间隙,为患者及家属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和疾病的预防知识,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任立军还为本村的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家庭档案并定期上门巡诊。对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格外关心,专门为老人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及卫生室的固定电话号码,只要有人给他打电话求医问药,他有问必答,甚至上门服务。
“任医生工作非常认真,我们都专门来找他看病,态度好、服务好,医术也很高。”患者吕建华说。
“乡村医生是村民的健康守护人,村民们信任我才会找我,都是邻里乡亲的,不能愧对村民们的信任。”任立军感慨地说,他将继续扎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为家乡父老乡亲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