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7日
明·四川参政宋宜
  宋宜,字献可,号仰山,祖籍山西。嘉靖四年(1525)乙酉科举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封授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宜的官职)。其五世祖宋智遇,自察罕脑儿徙居鄜州德政坊,遂落籍鄜州,生子六人。宋氏后人家学深厚,以经术享誉鄜州,尤以宋宜最负盛名。他奉命到山西长治明沈贡王朱诠钲府祭祀,沈王赐赠厚礼,宋宜拒而不收。礼毕回京,任命为南京监察御史。赴任时,恰遇皇亲贵戚骄横奢侈、贪赃枉法,宋宜上书直谏,言词冒犯嘉靖皇帝,被捕入狱。不久皇帝醒悟,念其耿直忠正之心,授意他人保奏赦免,将其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嘉靖十年前后,江浙一带盐商聚众闹事,世宗皇帝令宋宜巡察沿江一带。宋宜奉旨巡察江境后,上书皇帝:“盐贩闹事,无须顾虑。当务之急,倭寇骚扰,务必加强海防。”并提出“武装防范,修筑工事,控制要地,忠于职守”等措施。不久,倭寇果然动兵侵犯境域,因有备而无患,盐贩之事,也迎刃而解。
  大约在嘉靖十四年(1535),宋宜升任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府。当时郡府公文堆积如山,宋宜上任后夜以继日处理完毕,通常一件公文用一个时辰就处理妥当,人称“宋一时”,此后再无公文拖延之事。宋宜生性耿直,为政清廉。在任期间,革除弊政,惩治污吏,严禁冒名领饷,紧缩郡府开支,年节约官银一万余两。真定郡所辖州县,路旁无树,宋宜布告民众广植树木,不几年道路两旁柳树成荫,人称“宋公柳”。宋宜赴湖广任职时,真定府乡民沿路颂唱:“宋青天,不爱钱,广栽树,恩匪浅。”
  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宋宜由真定府知府再升湖广按察司副使,主管屯田水利。大约嘉靖二十年(1541)左右,任职期满,徙任四川布政使之副职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分理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官居从三品,堪称地方大员。时值岁荒,宋宜主持救灾赈济,灾民存活数万。
  嘉靖二十五年(1546)春三月,北川(今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羌人(时称白草蕃)再次发动骚乱,酋长白沙自称皇帝,趁官军防御松懈之机聚集数千人发动攻击,川北震荡。宋宜随四川巡抚张时彻、副总兵何卿平叛,历时一年,生擒其首领白沙,招降叛军,安抚上下十八寨羌民众,受到朝廷封赏。此后致仕回乡,僻居西山别墅,安享晚年。去世后,有其婿王邦秀撰《宋大参传》与墓志铭传世。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