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教育数字化的推进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延安市各学校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一、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塑造良好教育生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要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数字素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起着塑造作用,他们需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促进教育变革。同时,学生也需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对此,延安市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市教体局举办“数字化战略与教师数字素养”专题培训,要求各校深化对教育数字化的认识,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和完善相关政策的保证和支持,为推进延安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成斌指出,各学校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对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竞赛为导向,以社团为载体,以相关等级测评为标准,以“科技节”等活动为平台,构建人工智能校本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省市人工智能竞赛活动,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效率
202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现在有了智联网、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能力培养会有变化,这些正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延安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黄龙县为代表,近年来,该县教体局对于更新信息化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大力推动黄龙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值得肯定和鼓励。2024年3月31日,延安市智慧教育推进会在黄陵召开,要求完成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和智慧教育示范区域、智慧校园示范创建任务,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三、正确把握教育根本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确把握教育根本问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数字化浪潮澎湃的当下,延安市教育系统始终秉持“1221”教育工作总体思路,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发展的灯塔,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中学考察时给予的深切嘱托,始终坚持以延安精神为灵魂,开展教书育人工作。过去一年,延安市教育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期待,迈出坚实有力的改革步伐,首次启用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管理系统,借助数字化手段,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同时,顺利实施定向就业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项目(2024-2026),为教育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夯实教育人才根基,致力于为人民呈上一份令人满意的教育民生答卷。未来,延安市将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引领下,聚焦人民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
新时代下,延安市教育系统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然迈出坚实且富有成效的步伐。展望未来,延安市教育系统将继续深挖教育数字化潜能,不断探索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让数字技术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延安培育出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需求的栋梁之材,在教育发展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延安教育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