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蝉翼的“瓦堡老城里”子长煎饼卷起鲜嫩多汁的烤鸭,线上轻松下单即可享受味道醇香的“老师家”羊杂碎,足不出户就能轻松“云逛”延百集团旗下的各大商超……如今,我市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以更加新颖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我市拥有“陕西老字号”4个、“延安老字号”10个,涉及餐饮、制药、酒业、宾馆等多个行业,在品牌建设、消费促进、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老字号企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唯有不断探索新路径、打造新模式,才能焕发新活力、赢得新发展、创造新传奇。
正所谓“适者生存”,老字号要经得住消费市场洗礼,就必须策应消费品质化、个性化、数字化、绿色化、健康化的趋势。以“瓦堡老城里”子长煎饼品牌为例,一直坚持在口味、品种等方面改良创新,无论是推出“兰花花”套餐,还是开发烤鸭煎饼、香菇鸡蛋煎饼等品类,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客群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由此可见,老字号企业要认真研究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消费特征,瞄准消费升级,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的结合,走以质取胜的路子,多推出唯一性的国货精品,多打造独创性的网红优品,用产品和服务实力赢得更好的口碑。
众所周知,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出路在以老焕新,用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来占据新市场。细察可见,与时俱进、主动求变是王道,既要敢于创设消费新场景,也要善于跨界拓展新领域,还要勇于数字融合增强新体验,促进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譬如,鼓励老字号跨界融合发展,开发文化创意创新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引导老字号与文化场所、博物馆联动,打造特色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老字号有的是响当当的品牌,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在依托历史积淀、文化记忆创新讲好品牌故事的同时,要进一步深挖内涵,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融合,引入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嫁接更多的文创、国潮等元素,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形成专属IP,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老字号“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既要在各类展会上赚吆喝,也要与数字经济、社交媒体紧密结合,做好带货直播、直播探店、设立老字号网上专区等文章,办好“老字号嘉年华”“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不断扩大传播面和影响力,以流量促销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