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市图书馆举行的“海燕姐姐讲故事”吸引了幼儿积极参与
● 市民李涛在延安市图书馆借阅图书
● 市民在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认真阅读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革命圣地,书香氤氲。从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到遍地开花的“延州阅读”,从精彩纷呈的读书分享到充满诗意的经典朗诵,从繁华的闹市区到静谧的乡村……如今在延安,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浓郁书香正成为城市鲜明的品质,广大市民群众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感悟美好生活、丰富精神世界。
书香延安氛围更浓厚
对于居住在新区杨家岭北苑小区的陈云而言,读书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日常工作繁忙,她每周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来到延安市图书馆,与书为伴。
焕然一新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清新雅致的阅读环境……于陈云而言,这样的阅读时光是一种享受。“这里的图书品类很多,环境也好,是个读书的好地方。”陈云感慨道。
这份难得的惬意,是延安市深化书香延安建设的生动写照。同样感触颇深的还有市民李涛。
4月19日正值周末,市民李涛带着孩子户外游玩,顺便来延安市图书馆还书、借书。“我每次来都要给全家人借阅图书,我喜欢看工程类书籍,孩子喜欢看绘本名著,市图书馆的书籍很丰富,借阅很方便,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读书需求。”李涛高兴地说。
阅读资源不断丰富,阅读阵地再添新址,流通服务平台不断升级,优化图书借阅规定……近年来,延安市图书馆聚焦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提升阅读服务供给能力,让全市广大读者读得上、读得起、读得好。
为了让阅读更便捷,延安市图书馆微信平台增加了检索各馆文献、消息推送等功能,押金、逾期费等读者费用开通微信支付,全市13家图书馆开通社保卡借阅功能,实现身份证、读者证(含电子)、社保卡(含电子)、“i延安”肤施码等6种方式均可借阅;
为满足读者利用文献需求,青少年阅览区和中文阅览区借阅量调整为每次6册,可续借3次,总时长84天。少儿体验区绘本首次对外开放借阅,每次可借2册,可续借1次,总时长42天;
为了方便市民日常读书,全市共建设总分馆198个,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建成馆外服务点共计92个,其中分馆7个、流动书屋42个、新型阅读空间43个;
…………
图书馆的借阅量印证着全民阅读的热情。过去一年,延安市图书馆全年馆内外总流通49.4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9.2万册次,数字资源线上服务37.8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持续丰富馆藏文献资源、创新阅读推广形式、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有效举措,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环境,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全面助力书香延安建设。”延安市图书馆副馆长赵亚娜说。
全民阅读活动更丰富
如今,依托越来越优质的阅读资源,各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读书活动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充盈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4月19日,由延安市图书馆、宝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举办的“书香传承”——用延安故事点亮宝塔“童心”读书日主题活动精彩举行。
活动现场,“小桔灯”延安故事宣讲团的队员们依次登台分享。从《一盏小油灯》中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到《永不消逝的声音》背后的奉献情怀,孩子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将延安时期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宣讲、聆听延安故事,不仅增长了孩子的知识,也让他们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家长高欣冉说。
书香伴成长,阅读启未来。“对于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阅读更是一把启迪智慧、滋养心灵的钥匙,可以帮助青少年成长为有思想、有担当、有情怀的人。”宝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杜媛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打造书香阵地,让阅读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4月17日,在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二楼,来自北关小学的师生们正在这里举行师生同读同诵活动,慷慨激昂的诵读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欣赏。
位于中心城区的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是一个集阅读、文化、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空间,以丰富的图书品种、鲜明的文化特色、舒适的阅读环境、多样的主题活动赢得了市民和游客的青睐。
“每到周末我都会带着孩子到咱们书城看书,遇到孩子喜欢的书籍也会及时购买。”市民李敏侠说,读书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对学习等各方面都有益,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会看看书,很享受这样的亲子阅读时光。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广经典优质图书,倡导全民阅读。
“世界读书日期间,我们将举行图书展览活动,通过前期积极对接沟通,特别推出图书惠民活动,在4月23日至27日购买图书可享受优惠折扣,全场教辅区图书全年可享受8折优惠,让普通市民也可享受到文化补贴。同时,还将举办朗读者相关活动。”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副经理侯伟表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更多市民走进中国红色书店,形成全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优质阅读资源更亲民
曾经,优质的阅读资源往往集中于中心城区,对于很多基层读书爱好者来说,坐在宽敞明亮的公共阅读空间读书是一种奢望。如今,延安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越来越多的优质阅读资源下沉到基层,成为社区居民、产业大户、文学爱好者的“精神食粮”。
春光明媚,在甘泉县劳山乡林沟村的农家书屋,不少村民认真翻阅着各类种植类书籍。“有了这个书屋,能学到好多科学种植的方法,照着做,庄稼收成有很大保障。”村民刘宏保高兴地说。
林沟村农家书屋储备了丰富的农业书籍,涵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多个方面,满足村民不同需求。同时,县上还邀请农业专家到书屋开展讲座,结合书中知识与本地实际情况,为村民答疑解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目前,甘泉县有书屋71座,藏书共177500本。“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书屋的投入,进一步优化书籍配置,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阅读推广活动,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读书节、知识竞赛等,扩大阅读覆盖面,营造更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阅读真正成为甘泉县的文化底色。”甘泉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谢易晋说。
如今的延安,书屋遍布学校、乡村、社区,城市书房开进了景区、机场、酒店、商圈,阅读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利。
在宜川县德馨园小区的拾光书房,不时有读者前来看书阅读,小小的书房成为居民群众的精神驿站。
在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教室、楼道、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读书角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课余时间,孩子们席地而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
在延安机场“延州阅读”城市书房,独立阅读区和公共阅读区里书架错落有致,书籍有序摆放,候机的旅客正利用休息间隙认真阅读,感受浓郁的书香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诗人狄金森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写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芳菲四月,延安大地处处花香,满城书香,全民阅读热情高涨,书香氛围愈发浓郁。让我们不负春光,与书为伴,“阅”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