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0日
气象专家分析解答
干旱天气有望5月中下旬逐渐缓和
  本报讯(记者 李欢 通讯员 闫婷 陆琦)自今年春季以来,我市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持续干旱天气,干旱天气何时可以得到缓解,建议相关部门如何抗旱?气象专家给予分析解答。
  4月份以来,我市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全市降水量为3.7(黄陵)~17.7(延长)毫米,与历年同期比较,各县(市、区)均偏少,偏少41.8%(延长)~89.8%(洛川)。截至目前,我市大部出现轻到重度气象干旱,局地特旱。
  针对这一现象,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主任刘志超分析说,之所以会出现持续干旱天气,是因为拉尼娜现象导致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低,这削弱了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汽输送能力。同时,偏北风盛行且较为干燥,使得水汽难以到达延安地区,进而导致降水比往年显著减少,干旱情况逐渐加剧。
  入春以来,我市气象部门参加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组织的“春雨”行动,先后开展空地联合增雨作业7次,但因为北风偏强、风速偏大、阵性降水云系移动较快、南风气流水汽输送偏弱等原因,综合成雨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墒情,降低林草火险气象等级,改善了空气质量。
  面对当前干旱天气,市气象局副局长徐军昶表示,建议农业相关部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优先保障民生和粮食安全。眼下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高,需加强巡查、隐患排查和火源管控,严密监视并做好防灭火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合理安排灌溉计划,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
  “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到5月中下旬,我市有一次降水过程,干旱天气会逐渐缓和,后期我们会持续监测气象干旱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徐军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