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欢)5月17日,“中国好人”庞军携手我市李海林、万里、杨丽萍等爱心人士,前往安塞建华民俗博物馆,给博物馆送去30余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生活类旧物件,为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注入力量。
当日,爱心人士为建华博物馆捐赠了二三十年前的收录机、紫砂茶壶、电子琴、书刊等旧物件以及字画作品。这些老物件历经岁月的洗礼,看着古朴而陈旧,但却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是解读民俗文化的鲜活“密码”。
宠军表示,这次他们收集采购老物件捐赠给建华民俗博物馆,就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今后,他会继续发扬公益精神,组织更多协会、志愿者、文化名人等支持民俗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为弘扬陕北民俗文化作出更多贡献。
位于安塞区沿河湾镇闫家湾村的建华民俗博物馆,收藏了7万余件老物件,展品从远古时期至当代,囊括生产生活、文化用品、女红饰物、书籍刊物等,成为众多学生和游客感受民俗文化的窗口,每年接待参观学习人数近2万人次。
“非常感谢爱心人士的捐赠,这些老物件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希望通过陈列展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陕北民俗,传承陕北文化。”建华民俗博物馆馆长周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