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0日
艰苦转战湘黔滇(四)
余秋里
    ● 1936年2月,王震(右四)与贾若瑜(左二)、陈外欧(左四)、谭家述(右三)、李信(右二)、杨尚高(右一)在贵州毕节留影

  红二、六军团进入黔西和在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和不安。他从南京飞到贵阳,亲自布置“围剿”,命令贵阳行营主任顾祝同指挥万耀煌、樊嵩甫、郝梦龄、李觉和郭汝栋五个纵队向二、六军团进攻。敌人先后占领黔西、大定,1936年2月27日,我军自动退出毕节,放弃了在这一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
  红二、六军团退出毕节以后,为了避开敌军的围追堵截,开始进入黔滇交界的乌蒙山区。
  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连绵起伏于云南东北和贵州西部。我军进入乌蒙山,已是3月初,但高山顶上仍然覆盖着白雪,遇到阴雨,特别是夜间,天气还相当冷,为了摆脱敌人,我军在大山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在崇山峻岭中转来转去,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回旋战。
  3月12日,我18团正按着军团的部署向镇雄方向前进,忽然接到贺总指挥的命令,要我们火速前进到得章坝,截击正在经得章坝前往镇雄的万耀煌纵队。我团赶到于沟梁子,看到敌军正沿山坡由西向东开进,恰好经过我们的脚下,我们乘其不备,猛烈开火,指战员呐喊着冲向沟底,消灭了正在行进中的一部分敌军,剩下的敌军有的在沟底顽抗,有的挣扎着爬上了对面的山坡。为了消灭被围困在沟底的敌人,我团成本兴团长站起来看地形,选择进攻路线。这时我看到对面山坡上的敌人正准备向我方射击,我急忙站起来用左臂把成团长拉倒,嘴里喊了一声:“危险”,话音未落,敌人一排子弹射来,击中了我的左臂,简单包扎以后,继续战斗,消灭了沟底的敌人。在给敌人严重杀伤以后,总指挥部命令我军撤出战斗。为了掩护我军转移必须消灭对面山坡上的一股敌人。我和成团长带领部队迂回到对面山坡上,占领了大半个山包,缴了十几支驳壳枪和几挺机枪,就在我们即将占领全部山头时,敌人一梭子机枪子弹打了过来,打在我已负伤的左臂上。当时我—看,打断的骨头白茬已穿出皮肉,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当时好像有些麻木了。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也没有多想,继续指挥战斗。一直坚持到天黑,部队安全转移。当时在我团的6师政委廖汉生看我伤势很重,让同志们用担架把我送到师卫生部,经简单包扎后即随部队转移。在这次战斗中负伤的还有17团参谋长张秀龙,他的腿部负了伤,是与我同时被用担架送到师卫生部的。
  事后我了解到,这次战斗,红4师、红6师把正在行进中的万耀煌纵队拦腰截断,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乱作一团,四处溃散,万耀煌在溃乱中只身脱逃。这次战斗俘敌200余人,毙伤敌营连以下官兵120余人,缴获重机枪7挺,长短枪数百支,弹药300余挑。在战斗中,总指挥部发现敌军不断向得章坝方向增援,我军南进的道路已被阻断,立即命令部队撤出战斗,争取了主动。
  (选自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亲历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