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21日
宋·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张宗颜
  张宗颜,字希贤,延安人,约生于徽宗政和五年(1115),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其父张吉为泾原路将领,驻守今甘肃平凉一线。宣和元年(1119)西夏重兵包围北宋宣威城(今青海西宁市北五十里),张吉奉命率军救援,战死于宣威城下,徽宗抚恤之,荫补张宗颜为三班借职,以军功累升为泾原路副将。北宋末,张俊率泾原路军马进京勤王任御营军统制,张宗颜为其部将。
  建炎二年(1128),张宗颜随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西北宿将,一路护送宋高宗赵构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是为南宋。建炎三年(1129),秀州(治于今浙江嘉兴)军将徐明策动叛乱,张宗颜随张俊大军将其讨
  平,因功升迁御前中军统制,奉命坚守明州(今浙江宁波)。
  建炎四年(1130)正月,金兵进犯明州。张俊与刘洪道坐镇城楼,遣张宗颜率军出城奋勇痛击,金军大溃,死于江中者无数,连夜拔营而去,退屯余姚。七天后,金兀术援军蜂拥而至,宋军遂携明州百姓退入台州,留给金军一座空城。金军退去以后,江浙一带叛乱频发,盗贼蜂起,绍兴元年(1131),张宗颜又随张俊讨平叛将李成、盗贼杨勍,以功授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神武右军统制之职。
  绍兴四年(1134)十月,金军与伪齐刘豫联军分路南侵,张俊与张宗颜屯兵建康(今南京),与敌隔江对峙月余。张宗颜奉命率军潜渡长江至六合,从后面偷袭,敌军大败而逃。此后,南宋军防线推进至江淮一线。
  绍兴五年至六年(1135—1136),伪齐刘豫之子刘麟、刘猊率兵十余万进犯濠州(今安徽凤阳)、寿州(今安徽寿县)。张宗颜、王玮、田师中等奉张俊之命,自泗州(今安徽泗县)率兵从金军后背发起进攻。刘猊引本部人马在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遭到杨沂中(杨存中)大军阻击,人马折损大半。刘猊引败残军马望泗州而退。不十数里,又遇张宗颜迎头痛击,死者不计其数。张宗颜与杨沂中合兵追击,刘猊不敢再犯庐州(今安徽合肥市),逃回汴京。宋军遂进驻于濠、寿二州之间防御,张宗颜以功升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绍兴八年(1138),改知庐州府总帅军事。金军数千骑犯抵庐州城下,张宗颜以数百骑出城迎战,一杆铁枪上下翻飞,左挑右刺,伪齐军惊呼“此张铁山(张俊)弟也”,落荒而逃。
  绍兴九年(1139),张宗颜不幸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四岁。高宗哀之,赐赠保静军节度使,谥号壮敏。张宗颜虽英年早逝,但功勋卓著,故宋人又将其列入“南渡中兴十将”之一。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