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昊)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成功为一名79岁早期肺癌患者实施CT引导下肺结节射频消融术(RFA),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肺癌微创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为众多不宜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优治疗选择。
患者付某在外院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存在1.1cm的恶性结节。据了解,该结节早在4年前就已被发现,患者一直坚持年度复查。近期,原本的磨玻璃结节不仅明显增大,还出现了实性成分。然而,由于患者高龄,且合并严重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根本无法耐受传统外科手术。
正当付某一家为此烦恼不已时,得知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开展了肺占位消融治疗,便迅速联系就医。手术影像患者住院后,医院高度重视,医务科立即组织胸外、影像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经过严谨的评估和分析,最终决定采用RFA治疗方案。手术过程中,在教授指导下,经CT精准引导,王昊医生将仅2mm粗的射频针准确穿刺至肿瘤部位,术中及时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随后通过90℃的高温,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手术无需开刀,仅耗时20分钟便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很快就办理了出院手续。“这就像用‘电熨斗’精准烫死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肺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刘东阳主任形象地介绍道。
据刘东阳主任透露,该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5年控制率可达85%以上,并且具备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三大显著优势。创伤小体现在仅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恢复快方面,若无并发症,患者第二天即可出院;费用低则表现为治疗费约1.6万元(医保报销前),报销后不到1万元。
此次CT引导下肺结节射频消融术的成功开展,是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在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医院也将继续深耕医疗技术创新,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射频消融术适应证:1.直径≤3cm的周围型肺恶性结节;2.心肺功能差不宜手术者;3.多原发肺癌需保留肺功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