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4日
金·永兴军兵马都总管兼知京兆府庞迪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少年时风流倜傥,喜读兵书,习苦练骑马射箭之技,修习推步孤虚功夫,血气方刚之年应募从军至泾原路第三副将麾下,以破西夏进扰之功,授予九品之低级军官保义郎。曾带百余骑宋军巡边,在山谷与数千夏兵遭遇,宋兵骇惧,请求绕道避战。庞迪不允,挺枪跃马直闯敌阵,身被重创,仍神色自若,夏兵望风披靡,宋军以少胜多。庞迪自是名闻军中,擢升为七品正将,权泾原路兵马都监。
  北宋灭亡后,环庆路军帅慕洧、泾原路军帅张中孚相继叛宋降金,庞迪随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归顺金国。建炎四年(1130)伪齐刘豫建国之后,张中孚举荐庞迪担任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知军兼沿边安抚使。其间,西夏以五万之众围攻怀德城,庞迪效法诸葛亮“空城计”,大开城门泰然待之,夏军摸不清虚实,不敢贸然进入。庞迪遣数千骑突然分门冲出,夏军猝不及防,被斩首五百余级,丢弃大量羊马后仓皇而退。
  伪齐阜昌五年(南宋绍兴四年,1134)正月,驻守阶州(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的南宋名将关师古军中长期得不到给养,于是冒着风雪率军深入叛将慕洧防区劫粮。慕洧遣庞迪在石要岭重兵设伏,大败宋军,关师古不得已留下所部兵马单骑投金,被任为鄜延路经略使。庞迪亦以此军功擢升泾州(治于今甘肃泾川县)知州。未赴任,又改授镇戎军(治于今宁夏固原)知军兼沿边安抚使。此后再徙任权淮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总制沂、密、淮阳,兼权知沂州(今鲁南临沂市兰山区老城关)。适值父丧,守孝三年。伪齐阜昌八年(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起复为环庆路兵马都钤辖,权知邠州。当年伪齐废国,改任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防御使。其间,军队士卒发生哗变,庞迪被乱军扣押山中。叛军头目说:“公为政素善,岂宜劫辱。”遂将其释放,复任华州知州。
  金皇统七年(1147),庞迪擢任永兴军路兵马都总管兼知京兆府,再徙任临洮府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当时陕右(泛指当时的陕西,包括今陕甘地区)大饥,流亡四集,庞迪开渠溉田,召集流民耕种,难民得以就食,当地居民也得收益,各得其所,临洮百姓为其立碑颂其政绩。金国实行新的官制,庞迪以武功大夫、博州团练使特授定远大将军称号。后转任庆阳府尹,连续三年考核,均以治郡有方、政绩突出受到金主褒奖赞誉。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迁任凤翔府尹,屡屡上章请求退休,朝廷不允。
  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穷兵黩武进攻南宋,大量征兵拉夫横征暴敛。有的地方官吏借此敛财,富有者贿赂钱财就可得免,贫苦百姓濒临破产。庞迪召集百姓共同商议,根据贫富情况公平分担军赋劳役,不以暴力威胁督促,役力公允,人情大悦。正隆五年(1160),升任汾阳军节度使。世宗大定初,任临洮府尹。再转任迁南京路(治于汴梁,今河南开封)都转运使,以省事惜费,安静为政,河南称之,后徙绛阳(今山西运城一带)军节度使。卒于任上,享寿七十岁。
  (选自延安地方志丛书、段双印主编的《延安古代历史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