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5日
中央来人(一)
刘华清
  1934年8月28日,程子华来了。
  当时,卡房地区形势比较稳定,有两个多月敌人没来“扫荡”。鄂东北道委驻地仍在卡房。我收集零散人员成立了游击总司令部警卫连。那天,我正在组织警卫连训练,老远就看见几个游击队员押着两个人。走近后,被押的一个人喊我名字,这才看清,他是省委交通员石健民,旁边那位穿着长衫,我不认识。
  石健民拉住我的手,哈哈一笑:“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然后指着游击队员说:“他们干得不错,不然,我还得到处找你们。”明白了真相,几个游击队员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穿长衫的人究竟是谁,石健民没作介绍,就让我快点带他们去见郑位三。
  我有些纳闷的是,这个穿长衫的人来了以后,只同郑位三谈话,不和其他人交谈,碰了面,也只点个头或者问个好就完了。
  很快就知道他叫程子华,是中央派来的,我很高兴。在坚持鄂东北游击战的两年中,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干部,省委多次向中央写报告要干部,特别是高级军事干部。后来知道,中央派程子华来,除省委曾向中央写报告要人外,1933年10月份,省委派宣传部部长成仿吾去中央汇报工作时,还代表省委直接要求过,希望派军事指挥干部来。
  十多天后,郑位三告诉程坦和我,程子华带来了中央精神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口头指示,要求红25军转移。当时鄂豫皖省委和红25军在皖西北活动,没有过来。为了让省委尽快知道中央精神,郑位三给徐宝珊、吴焕先、徐海东写了信。大意是:党中央派人来了,请省委率红25军速回鄂东北,商定红25军行动的大事。郑位三让陈锦秀负责送信。陈锦秀是红25军的一个营的政治委员,在鄂东北养伤,已经好了。接到任务,他便带几个交通员,打扮成小商贩,匆匆离去。  (选自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亲历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