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范文静
城市治理的精度,折射出政府部门作风建设的深度。近年来,志丹县城市管理执法局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精细化理念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从环卫保洁的毫米之净到绿化养护的方寸之美,从执法服务的温度尺度到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用扎实作风筑牢民生福祉根基,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治理效能。
精细务实作风擦亮城市“面子”
清晨的志丹县城,雾炮车驶过带起阵阵清凉水雾,经过机械湿扫的街道泛着清爽的湿意。橙色身影与机械轰鸣交织成动人劳动场景,环卫工人手持高压冲洗枪,仔细冲刷果皮箱缝隙中的污渍后仔细擦拭。这是志丹县以“绣花”标准推进环卫工作的日常写照。
“‘一净、三清、两维护’不是口号,是每条街道、每个果皮箱都要达标的硬指标。”志丹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环卫站副站长张佳介绍,通过压实责任、细化标准,目前城区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73%,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公厕严格按照“五净、四无、两通、一完好”的标准进行清理。这种较真碰硬的务实作风,让全县城市环境从“干净”向“洁净”跃升。
真抓实干作风扮靓城市“里子”
在县城北滨大道的园林作业现场,翻地机深翻土壤的深度精确到厘米,园林工人为花卉地块铺设保水膜时如拼图般严丝合缝。今年以来,志丹县园林绿化管护处先后补植8000余平方米草坪和9000余平方米花卉,用精细操作对全县23万平方米绿地进行养护。
如今,北滨大道的花卉次第绽放,人工湖畔的垂柳摇曳生姿,往来散步、晨练的市民络绎不绝。
“现在带孩子出来转转,山好水好,心情也好。”市民吕秀萍说。晨练市民白成山也感叹:“空气清新,花草长得好,走起来心情舒畅。”
“我们对全城中槐、紫叶李等行道树喷洒农药120余吨,行道树涂白8648株,完成15万平方米绿篱修剪。”志丹县园林绿化管护处主任王银表示,下一步管护处还将重点做好新种植地块的养护工作。
随着“推窗见绿、步行入园”的城市绿化理念落地生根,这些悄然发生的生态变化正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的幸福体验,亦是对实干作风的生动注解。
为民服务作风温暖城市“人心”
“先劝导提醒,再警示教育,最后依法处置……”志丹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创新工作举措,采取“日常巡查+专项整治”模式,通过“一劝二警三罚四扣”的“柔性执法”推动城市治理。
在志丹县的街头巷尾,这种“柔性执法”理念已成为执法人员的行动自觉。针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执法人员一边讲法规一边帮助谋划出路,引导商户进入划定区域规范经营;面对市民停车难题,全县及时增设283个便民停车位,让“民生痛点”变成“治理亮点”。
12345政务服务平台21件民生诉求全部高效办结,严格遵循“小修不过日、大修不超周”设施维护标准,17家洗车场规范运营,1.2万平方米绿化带清淤见底,6吨积存垃圾彻底清运……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看到了该县“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力。
服务者说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以夜市便民公厕建设、公交港湾升级为抓手,持续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作风建设的“绣花功”,绣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图景,让群众的幸福感在细微处不断升级。 ——志丹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 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