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黄龙神玉村推出发展新模式——
从“空心山村”到“网红打卡地”
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冯星
    ● 来研学的学生们
  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的神玉村,这个曾经平凡无奇的山村,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凭借“党建+生态+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神玉村实现了“田园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精彩跨越,这正是黄龙县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
  2022年,神玉村抓住国家支持研学实践的政策机遇,打造了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研学活动与红色基因、绿色生态、传统文化、农耕智慧深度融合。短短两个多月,便接待游客1890人次,创收221.8万元,直接带动53名群众就业,还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案例,成绩斐然。
  在发展初期,面对村民的担忧,8名党员率先垂范,联合12名群众先行试点,改造58间房屋发展民宿。2022年,这20户村民共获分红67万元,最高一户达4.6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彻底打消了村民的顾虑。2023年,100多户村民主动加入民宿改造行列,56岁的全文玲便是其中一员,她将自家四间闲置房改造成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这两年,我把家里院子的四间房改成了民宿。一到旅游季,研学团、旅游团一波接一波,房子总是住得满满当当。”全文玲笑道,“没客人的时候,我就在暖山河畔找了份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民宿有收入,打工还有钱拿,两份收入在手,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神玉村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出资+企业运营+群众分红”的模式,成功建成露营基地、田园民宿、神玉书局等项目。当地的千人火锅宴场场爆满,成为全县旅游的新亮点。
  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介绍,2024年共接待研学康养团队1.7万余人、散客29.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384.56万元,带动105户群众户均增收超2万元,85名村民成为民宿管家,25名青年返乡创业,实现了农村到景区、农产品到旅游商品、农民到旅游从业者的跨越式发展。
  “这几年村里发展旅游,路都硬化了,平平整整的。村里到处栽花种树,墙面上还画着咱村的老故事。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村民们都自觉爱护环境,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神玉村村民王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和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是基础。神玉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先手棋”,力争打好乡村环境整治“漂亮仗”。
  “近年来,神玉村运用‘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幅提升了全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形成了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旅游格局。”薛增文介绍,“目前,神玉村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者、草地变营地、民房变民宿的华丽转变,真正将群众融入旅游产业链,让旅游成为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主要支撑。”
  “下一步,白马滩镇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聚焦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更多村庄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转变。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相互促进、乡村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的乡村振兴之路。”白马滩镇人大主席朱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