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庄镇防汛应急救援队伍时刻准备着 记者 刘小艳 通讯员 张伟 申壮
七月的延川,山峦叠翠,却也暗藏伏汛之危。主汛期已至,一场与风雨竞速、为生命护航的战役在延川悄然打响。从蜿蜒小道到盘曲公路,从密集窑洞到巍巍库坝,延川全县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织就一张协同高效的防汛安全网。
村镇联动演练 筑牢一线防线
暴雨如注,村道堵塞,房屋告急,伤员待救——这是关庄镇防汛应急演练的模拟场景。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各抢险救援组迅速行动,奔赴灾情事发点。医疗救护组第一时间抵达“受灾”点,检查、包扎、转运“伤员”;交通疏导组全力清淤通路;排查救援组快速转移老弱人群。各组协同配合,一条条“生命通道”在最短时间内被打通。
“演练检验了预案、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干部群众的防灾抗灾避灾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确保关键时刻反应迅速、处置有效,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庄镇副镇长黄建华说。
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更组织群众全程参与,提升其防灾意识。“演练组织周到,老人小孩都知道往哪转移。看到政府组织有序,我们心里踏实、放心。”关庄行政村村民王永军说。
城区防汛演练同步开展。在张家湾社区阳尚沟,一场针对暴雨突袭、山体滑坡,造成山坳窑洞、危房告急的演习正在进行。工作人员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中心抢险救援人员奔赴灾情事发点。演习中,公安干警迅速拉起警戒线封锁危险路段;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施救“伤员”并转运;社区网格员引导居民沿预定路线有序撤离至安置点,并手持名册,对群众进行情况登记。
“当前正值主汛期,社区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激活‘叫应’机制。及时发布雨情、灾情信息;做好隐患点雨前、雨中、雨后排查工作;吃清人员底子,联合抢险救援责任单位合理划分转移任务,设立临时安置点。”张家湾社区党支部书记焦永龙说。
科技预警先行 织密数字防线
防汛救灾,“防”字当先。预警在前,方能掌握主动。
在延川县气象局的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天气图、卫星云图不停翻滚切换。工作人员依托自动气象站、三维闪电定位仪、雨量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传回的数据,精准研判天气,第一时间掌握雨情雨量。通过短信、电话等多渠道发布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及乡镇做好防汛工作,为全县防汛布下第一道“数字防线”。
“气象局将严格按照‘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认真执行‘13161’预警机制。同时,加强部门会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延川县气象局局长王鹏说。
水库大坝,乃防汛“命门”。南河水库库容2930万立方米,不仅关系着黄河引水工程的平稳运行,更直接关乎下游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进入主汛期以来,延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强化防汛举措,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与领导带班制,工作人员除了紧盯雨情、水情,确保信息传递高效畅通外,还对辖区库坝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水位、坝体结构、泄洪设施及防汛物资储备,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置。对隐患“零容忍”的背后,是守护下游家园的如山之诺。
“当前正值防洪主汛期,加之近期强降雨叠加,我中心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及时发布山洪预警信息,同时做好防汛值班值守和库坝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全年安全度汛。”延川县水旱灾害防治监测中心副主任呼小宝说。
道路应急保障 凝聚协同力量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为保障主汛期公路通行安全,延安市公路局延川公路段组织开展专项排查行动,重点对公路排水系统、沿河低洼路段、桥隧涵结构等地进行了“拉网式”检查。
除了对隐患点的排查,延川公路段也在积极完善防汛救灾物资的储备,在延川公路机械化应急养护中心的物资储备库,安全帽、雨鞋雨衣、防撞桶、爆闪灯等救援物资分类摆放、整齐有序。工作人员定期检修,并对物资及时更新补充,确保所有储备物资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因物资问题延误救援时机。
“2025年,我们补充了锥形桶1000个、水马50个、圆柱防撞桶80个、爆闪灯20个。同时对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完成检修调试,确保24小时随时待命。”延川公路段安全信息股股长陶金山说。
除了做好物资及救援车辆的保障维修,延川公路段还积极联合其他部门,提升队伍应急处置水平,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对此专门模拟了强降雨引发的道路中断、车辆受损被困,覆盖预警监测、伤员救援、道路抢通等全流程环节。
演练现场,各单位闻令而动、高效协同。交通管控组率先设置警示标志,实施双向交通管制;现场抢险组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清理障碍,技术人员同步评估边坡稳定性;后勤保障组高效调配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医疗救援组迅速进场保障。
“演练检验了与公安、交警、气象、应急、消防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做到了预案、物资、人员、机械、联动‘五到位’。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巡查频次,全力以赴做好汛期公路安全保障,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延川公路段副段长陈柏阳说。
风雨无常,人间有备。延川用实际行动诠释:最大的安全是未雨绸缪,最强的力量是众志成城。面对主汛期的挑战,这张持续编织的安全网,承载着守护家园安宁、保障生命安全的无声承诺。防的是汛,守的是家,护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