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下的果树茁壮成长 本报讯(记者 王静 王秀 牛恩远)光伏板上,太阳能不断被吸收,绿色电能正经历转化、存储、外送;光伏板下,各种农作物经过精心管护正茁长成长。站在宝塔区临镇镇吴太塬村的山坡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齐整的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片蓝色海洋。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也称光伏农业,是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土地综合增值利用,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一二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集中式并网绿色光伏发电站项目。宝塔区临镇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位于该镇官庄村、吴太塬村和田家村,总占地面积约3695亩,工程总投资约5.1亿元,于2022年12月动工,2023年10月全容量并网,同年年底完成所有投资。
“临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1亿元兴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总用地面积3695亩,2022年12月开工,2023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每年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1.6亿千瓦时,年产值达5672万元,年税收720万元,亩均投资13.8万元,亩均产值1.53万元,亩均税收0.1894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万吨,减少CO2排放量约12.6万吨、SO2排放量93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300吨。此外,每年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烟尘、废水排放。同时,带动500户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和农作物种植3种方式实现增收。
吴太塬村种植大户王宏便是光伏板下种植的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通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农民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土地租金,还能以较低价格租用土地进行种植。他自己租种了110余亩土地,种植了包括“维纳斯黄金”“秦脆”在内的4个苹果品种,目前苹果长势良好。
“临镇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在吴太塬村占地810余亩,该村通过“三委会”研究讨论方案,以及村民大会的公开表决,决定将返租后的项目用地用来种植苹果、高粱、玉米、大豆、红薯、南瓜等农作物,实现了土地的复合利用,带来了双重收益。
吴太塬村的另一名种植大户李春贵,于2024年4月在光伏板下种植了100亩玉米和50亩高粱。去年,玉米的纯收入超过8万元,高粱的纯收入也有4万余元,收益颇为可观。“没想到在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我对光伏板下的种植前景充满信心。”李春贵由衷赞叹道。
临镇镇长薛军军表示,项目投运后,为地方财政每年增加税收720万元,项目运营期每年用工人数较多,能有效解决就近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光伏项目建成后,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现在老百姓的收入主要有两项,一项是租地收入,老百姓以每亩800元的价钱租给项目方,对方分三年给老百姓全部兑现。另一项是板下种植,老百姓再以一亩30元返租回来,自己种植农作物,实现了一地双收。“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优化光伏板下的种植模式,引进龙头企业,试种贵族南瓜、红薯等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让老百姓持续致富增收。”薛军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