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全麻手术,脑子会不会变笨?记忆力会下降吗?”这是许多患者和家属的担忧。网络传言常引发对全身麻醉的恐惧,甚至抗拒必要手术。
那么,全身麻醉真的会损害记忆力吗?我们就请延安市中医医院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陈明安来理清全身麻醉与记忆力的关系。
全身麻醉:一场可控的“深度睡眠”
陈明安说,麻醉医生通过药物让患者快速进入深度、无痛的睡眠状态,如同给大脑按下“深度睡眠模式”按钮,暂时关闭“记忆录制功能”。手术中患者无痛感、无记忆。手术结束,药物代谢清除,患者便平稳醒来。
麻醉真的会长期损害记忆力吗?
那么,麻醉究竟会不会损害记忆力,陈明安说这要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是麻醉如何影响“记忆”?手术记忆缺失是正常的:麻醉药物阻断手术过程的外显记忆(“意识记事本”暂时合上),导致“顺行性遗忘”。这是药物的正常作用(类似醉酒“断片”),并非记忆力受损。
罕见的内隐记忆:极少数情况(约0.1%)下,患者可能对麻醉中的声音有模糊熟悉感(内隐记忆未完全阻断),同样不代表记忆力变差。
二是麻醉药物会损伤脑细胞吗?答案是不会!
麻醉药物作用于特定的神经受体,产生可逆的抑制作用。就像电脑重启一样,药物被身体代谢清除干净后,大脑功能(包括记忆功能)会完全恢复正常。
麻醉药物不会改变脑细胞结构(尤其是管理记忆的“海马体”只是被暂时抑制)。
三是为什么术后感觉“脑子不好使”?
他说,术后初期昏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模糊很常见,但是是暂时的!主要原因:
药物残留效应:体内还有少量麻醉/镇痛药在代谢。
手术应激反应:身体经历“手术大事件”分泌的应激激素,暂时干扰大脑信息处理。
疼痛、疲劳、睡眠不足:术后不适和恢复期的疲劳影响认知。
通常几天到几周内,随着药物完全代谢、身体恢复、应激消退,这种感觉会消失。
安心手术,加速恢复
如何让患者安心接受手术,陈明安说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四条:
一、术前坦诚沟通最关键:
详细告知麻醉医生患者健康状况(所有疾病)、长期用药、过敏史、烟酒史、既往麻醉经历。信息越全,方案越安全个体化。
二、术前术后,休息为王:
手术前保证充足睡眠,为身体“充电”。
手术后遵医嘱休息,别急着操心工作家务,让身体和大脑专心修复。良好睡眠对大脑恢复至关重要。
三、动一动,恢复快:
在医生允许下,尽早下床适度活动(如床边坐起、病房内行走)。这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代谢,改善整体状态。
恢复期可做些轻松脑力活动:阅读、简单拼图、聊天,控制刷手机时间,温和唤醒大脑。
四、均衡营养助恢复:
询问医生饮食注意事项后,保证均衡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肉、蛋、奶、豆制品)、维生素(蔬菜、水果)、矿物质的食物,为身体修复提供原料。无需特定“补脑”食物,整体营养均衡最重要。
关于麻醉与记忆的“三步安心法”
一是不必怕:单次常规全身麻醉对健康成年人长期记忆力无实质影响。术后初期的迷糊是正常且暂时的。
二是要重视:老年人、大手术患者或有基础病者需关注POCD风险,但这非麻醉单方面造成,且大多可恢复。婴幼儿多次/长时间麻醉需谨慎评估。
三是靠协作:安全麻醉和良好恢复需要患者(如实告知、配合恢复)、医生(精准评估、精细管理)、家属(支持照料)的共同努力。麻醉是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其安全性建立在科学和规范之上。相信专业医生,不必让对记忆力的无端担忧阻碍了必要的治疗。
陈明安最后强调说,全身麻醉不会“偷走”或永久损害健康成年人的记忆力。它更像是为手术保驾护航的“深度睡眠管家”,任务完成后便会悄然离开,让你的大脑功能恢复正常。科学认识,积极配合,安心手术。
专家档案
陈明安 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医师
陕西省保健学会无痛舒适化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延安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延安市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2023年秦原创·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延长油田杯”2022年延安市企事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三等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三项、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六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两项,主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院级科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
擅长各种原因不明的头晕、头痛、眼眶痛、耳鸣,带状疱疹相关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肩背部疼痛、不适,肌肉软组织疼痛、麻木,四肢关节疼痛、四肢麻木发凉,肩袖损伤、网球肘、腱鞘炎、足底痛、三叉神经痛、失眠、痛经、面瘫、周身游走性疼痛等;急危重症患者的麻醉管理,老年麻醉、小儿麻醉,超声引导下全身各部位神经阻滞、麻醉后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