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古人笔下的诗卷柔情
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三(4)班 毕芯茹
    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伤口或是笑靥涌出的歌曲。     ——纪伯伦

  摊开一本诗集,倾听李商隐在山城雨夜呢喃着思念,欣赏张若虚眼里优美宁静的春江月夜图。我们从苏轼的“人间至味是清欢”里读懂了平淡闲适的生活同样美好;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里感受岳飞抗金报国的满腔热血……诗词编织了诗人的向往,像美好的花儿绽放在诗人笔下,化作缱绻诗行,点缀着繁华盛世。
  一阵春风
  春风吹,万物生。如果说什么是春天世间少有的浪漫,那么白居易就是描绘浪漫最好的画手。
  绕过孤山寺以北去贾公亭以西,看见湖水涨到与岸边齐平,白云也像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低垂下脑袋,细数潮起潮落,陶醉在西湖的春。偶尔有几只小燕子飞舞着,争抢向阳的树枝,花花草草伸展开了身子和黄莺畅想生命之歌,宣告春天的到来。生命是鲜活的绿色,是泄洪的潮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掉了枯枝落叶,待来年春天,一切都会被绿色的希望环绕。白居易被贬后的自请外放,到有“天堂”美名的苏杭做刺史,一次的困难打不倒他,他可以像蒲公英一样飘洒在任何地方,自由自在不被约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天不会离去,桃花也会再次盛开。所以说,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是生生不息。
  一朵夏莲
  春风走了十万八千步,往南一步,便是初夏。夏天风风火火来到人间,又急匆匆地带走燥热,就好像李清照的一生,时而冲上山顶,时而跌下山崖。
  少女的诗轻快明丽,那时的她怀揣着最美好的希冀去拥抱世界,饮酒、赏花、作诗……对所有的事物都保持热爱无所畏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记忆中的女孩永远活在热烈夏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一次酒后乘舟迷路,误入荷花丛的趣事,在千百年后的春天,仍被一代又一代人传唱。这个夏天没有冗长讨人厌的蝉鸣声,我循着易安居士的足迹,看红潮起,绿浪落,和栀子花香味撞个满怀。
  她像一朵夏莲,开在乱世的风风雨雨中,摇曳生姿。
   一树秋叶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秋在诗人的笔下,从来都不是什么富有生机的意象。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像人们短暂的一生,从叶落开始倒数,数完生命也就结束了。
  有人说,苦难是花开的伏笔,这好像是世界上最大的悖论,因为属于杜甫的花从来没有开过。他在风雨交加的夜里住着破旧不堪的茅草屋,却希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也曾经年少轻狂,24岁在泰山之巅,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生活的苦难磨平了他的棱角。他忧心天下百姓,挂念江山社稷,不会想到56岁的自己白发苍苍,只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惆怅。
  一片冬花
  雪花纷纷扬扬,古老的雪国在黑夜里露出洁白的底色。不知道西湖的雪是否还在下,百年前的张岱是不是真的释怀了。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明朝的冬天没有烤红薯,没有奶茶,更没有三两好友相约逛街,倒像是一幅简约美丽的山水画。他少年时代鲜衣怒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后来国破家亡,只好带着纸笔,披发入山完成《石匮书》。因为他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过去如梦似幻的一切都回不来了。
  古人笔下的诗卷柔情,凝结在每一个春夏秋冬,写出了属于他们和时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