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宁滢
● 嘉宾艾浥中 主持人宁滢: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宝塔区退休干部艾浥中,他曾任过宝塔区党史办主任、民政局党委书记、凤凰街道办主任等职,党史资料编辑职称,现为宝塔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宁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挑战,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本期,我们请党史研究工作者艾浥中与我们一起重温《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
艾浥中: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发表了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这篇经典文献,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生动诠释和发展。它不仅明确了党和人民军队的价值取向,即一切为了人民;还阐明了生死观,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同时,文中提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接受批评的坦荡胸怀,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指明了方向。
宁滢:立党为公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艾浥中:立党为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里互通、血脉相连,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立党为公中的“公”,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立党为公,党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时,才能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考量,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宁滢: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重温《为人民服务》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艾浥中:它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在社会快速发展、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出现思想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重温经典,能够让党员干部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高地。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宁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立党为公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系?
艾浥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使命的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朝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勇毅前行。
回顾党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推动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将立党为公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宁滢:改革开放以来,党在践行立党为公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艾浥中:改革开放以来,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实行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并重、双轮驱动的战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无数普通人通过勤劳致富,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正是党立党为公的生动写照。
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为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而努力。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党和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都是党践行立党为公、履行使命担当的具体体现。
宁滢: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艾浥中:在政策制定方面,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以教育政策为例,实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工程,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民生保障领域,党和政府持续发力。在医疗保障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在养老保障方面,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一些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小问题当场解决,大问题上报社区协调处理。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了民政、社保、就业、文化等多个领域。居民在这里可以办理各种事务,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宁滢: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党和政府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呢?
艾浥中: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保障民生的根本途径。坚持立党为公,要求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领域是民生之重,党和政府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医疗是民生之需,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在医疗保障方面,持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将更多救命救急好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稳定岗位、扩大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适应市场需求。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制定专门的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服务。
宁滢:立党为公与为人民服务紧密相连,如何让党的执政理念落地生根呢?
艾浥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充分发挥作用。让法律成为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坚强盾牌,让司法执法过程既有刚性的强度,又有人性的温度。
四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宁滢: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应如何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呢?
艾浥中:“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旗帜,将永远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宁滢: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一起从《为人民服务》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