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南果北种”结硕果 延安农业新名片
记者 王静 高京京 齐心 李欢 白雪 通讯员 马倩 白腾 景浩源 刘阳
  近年来,延安依托地域特色,在深耕传统特色农业的同时,突破地域界限,积极推行“南果北种”策略。如今,火龙果等南方佳果在黄土高原找到了新的家园。
   “蓝宝石”惹人爱
  近日,在甘泉县石门镇南沟门村傅蔓莉的日光温室大棚内,她一边精心照料蓝莓树,一边向记者透露,今年2月份成熟的蓝莓到5月初就已销售一空,若想品尝甘美的蓝莓,明年2月再相约。“蓝莓一上市便受到热捧,我计划近日回老家移栽更多树苗,再开辟一个蓝莓棚。”傅蔓莉满怀信心地说。
  来自辽宁的傅蔓莉,在甘泉县石门镇从事水果批发多年,凭借深入的了解,她看好蓝莓在甘泉的发展潜力,于是在今年初,她尝试以带土移栽的方法,将家乡的蓝莓引进到甘泉县石门镇南沟门村。她表示,虽然甘泉地处黄土高原,但充足的光照和显著的昼夜温差,加上设施农业的进步,使得通过温室大棚能够精准调控环境,最终让蓝莓在甘泉“扎根”。
  “我们投资了7万多元,从辽宁省引进了8万株种苗,今年是第一年结果,预计年产量能有1500斤,收入7万多元,真正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回本。目前,大棚蓝莓主要通过游客采摘和本地商超销售,新鲜采摘的蓝莓每斤售价80元,供不应求。”傅蔓莉欣喜地分享。
  甘泉县居民王宇哲表示:“过去,蓝莓对于甘泉居民而言,是一种需要从外地运输而来的奢侈水果,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田园乐趣,品尝新鲜蓝莓,实在令人开心。”
   燕窝果富农家
  红皮火龙果已不足为奇,但金黄色的燕窝果却鲜少有人品尝。如今,在安塞区高桥镇北宋塔阳光家庭农场,这种热带水果成功“安家”,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密码”。
  走进北宋塔阳光家庭农场,温室大棚内,燕窝果植株沿着支架舒展生长,生机盎然。圆润饱满、色泽金黄的果实缀满枝头,十分诱人。农场主万强强介绍,依托陕北地区充足的光照和温室大棚内精准的温度、湿度调控,产出的燕窝果果肉细腻、清甜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
  “燕窝果是火龙果中的高端品种,2022年6月我正式引进,从目前长势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优势明显。这里生长的果实,无论甜度、口感还是新鲜度,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万强强说。
  2024年,试种成功的燕窝果迎来大面积挂果,一个大棚就实现了近8万元的销售额。今年,燕窝果的产量与销量有望再创新高。“目前燕窝果供不应求,我们计划根据管理水平的提升,再增加几个棚的种植。”万强强说。
  曾几何时,作为南方热带水果,燕窝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北方农民虽有心种植,却只能望而却步。近年来,安塞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与当地种植户携手探索,依托农业技术创新,突破了地域限制。通过现代化的温室大棚,传统农业实现了转型升级,燕窝果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动力。
  安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郝海金介绍,目前,安塞区火龙果种植面积约20亩,分布于高桥镇、沿河湾镇及周边乡镇。随着品种与种植技术不断优化,燕窝果已在安塞实现周年供应,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双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动员周边农民大规模种植燕窝果,并在销售与政策方面给予引导扶持,希望安塞燕窝果走向西安乃至全国市场,成为安塞优质农产品的亮丽名片。”郝海金说。
  无花果成“新贵”
  “南果北种”不仅要克服复杂的种植条件和技术难题,更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延川百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当地引进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种植、销售以及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等。2019年,公司从山东引进192株无花果试种,当年便成功挂果。
  夏日阳光照耀在延川百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上,透过透明的棚膜,映照出一串串饱满的无花果。恒温恒湿系统有序运行,为无花果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公司总经理赵琪介绍,2019年,董事长刘燕率团队赴山东考察,见到当地成熟的无花果种植技术后,决定尝试引进。为攻克温湿度难关,刘燕带着团队扎进大棚,他们引入滴水灌溉系统,让水分精准滋养每一株果树,给大棚加装双层保温膜,铺设地暖管道。 寒冬来临前,提前在地面铺满稻草,还用上增温剂。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认真精心地呵护下,无花果在延川不仅能够存活,而且生长良好,口感上乘,市场反响极佳。
  “无花果树本身就具有抗虫害属性,只要把水肥、温度、生长节点控制好,是很好培育的。”赵琪说。
  步入果园,新品种波姬红无花果已大部分成熟,淡淡的果香弥漫在空气中。15个棚的无花果,每亩地栽种310棵,每棵8根结果枝,结果数量为64至96个,果实平均重量为70至100克,去年亩产量接近1万斤,亩收益约20万元。
  延川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白新林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引进南方水果优良品种,丰富设施大棚的种植种类,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我们将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班,让更多农民掌握‘南果北种’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南果北种”已逐渐成为延安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