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为每一起纠纷找到“最优解”
——黄龙县着力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答卷
  记者 杜音樵 通讯员 陈子龙
  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面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如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4年成立的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1+3+N”枫桥式调解模式为抓手,打造矛盾化解的“终点站”,让“枫桥经验”在黄土高原焕发出新活力。
  走进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现代化的功能分区与忙碌有序的工作场景相互映衬。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内,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公证四大服务窗口整齐排列,构筑起守护基层稳定的首道防线。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赵社平介绍说:“我们就像矛盾纠纷的‘前线哨所’,每天都要接待群众,高峰时期每天接待二三十位。从邻里口角、土地纠纷到突发群体事件,我们都需第一时间介入处理。”
  在自助服务区,科技为法治服务赋能,让群众触手可及。群众轻点智能终端,就能获取专业法律知识;法律咨询系统通过语音交互,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
  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司法、公安、民政等12个部门资源,组建专业调解智库。今年,司法局创新推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绿色通道”,已为32起纠纷加盖“司法公章”。“码上法庭”的入驻,更是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调解。在外地打工的当事人杨红坡通过视频连线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想到通过微信小程序扫码就能和调解员‘面对面’,3天就解决了拖欠半年的工资纠纷。”
  黄龙县探索的“1+3+N”枫桥式调解模式,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1”即县委统揽全局,“3”支专业调解队伍协同作战,“N”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党委领导、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大调解格局。派单式、点单式、联调式三种调解方式灵活运用,为每一起纠纷找到“最优解”。
  2024年5月,石堡镇的一起肢体冲突案件,充分检验了调处中心的效能。因经济问题大打出手的两家人,在调解团队“背对背疏导情绪、面对面平衡利益”的专业调解下,仅48小时就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张晓冬感慨:“我这个经济纠纷案,经过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多次耐心、细心调解,现在欠款已还,我心里特别舒服、满意,非常感谢调解中心。”
  数据见证成效。自该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化解疑难纠纷47件,调解成功率达98.6%,群众满意度高达99.2%。黄龙县司法局一级主任科员朱延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智慧调解’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全链条服务体系,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黄龙结出更多硕果。”
  从“一站式”服务平台到创新调解机制,黄龙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用实干与智慧,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答卷。这座守护万家安宁的“和谐驿站”,正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