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0日
环卫工张翠莲:
“尽我最大努力干好这份工作”
记者 姜顺
  “我先走了,一会儿估计风更大,下午班你估计也得辛苦了。”7月23日下午2点,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将前几日的雨水蒸了个透,让空气更显闷热潮湿。刚结束早班的张翠莲和交接的同事打了声招呼后便准备乘公交车回家,眼角余光瞥见宝塔区图书馆墙根下,一对夫妇正手忙脚乱地给婴儿换尿不湿,地上散落着带有污渍的纸巾和尿不湿。她快步上前,弯腰捡起扔进垃圾箱。
  “不好意思,我们给孩子换好就清理。”年轻妈妈红着脸道歉。
  “没事,孩子小你们快照顾孩子,我就是干这个的,顺手的事儿。”张翠莲笑着摆摆手。
  65岁的张翠莲是宝塔区玉禾田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负责从市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到宝塔区图书馆这段200米的路面。
  最近每天早上6点到下午2点,是张翠莲的上班时间,下次轮班后就要改为下午2点到晚上9点。每月25日到账的2005元工资,是她和老伴高冷的主要生活来源。早上有政府提供的免费早餐,渴了可以去马路对面的宝塔区综治中心接水喝,累了在沿街商铺台阶歇脚,这些都是她摸索出的“生存技巧”。
  “高温天气熬人,柏油路面能煎鸡蛋,扫帚柄攥着都发烫。”张翠莲粗糙的手掌搓着衣角,指关节有些变形,“刮大风下雨更要命,树叶落得比扫得快,刚扫干净,一阵风就白忙活了。”
  就像前几日的那场雷阵雨,豆大的雨点砸下来时,她正蹲在公交站台下清理黏在地上的口香糖。雨水顺着额角往眼里灌,她腾出一只手抹脸,另一只手还得攥着小铁铲使劲刮。等雨停了,路面上积着泥水,混着落叶和塑料袋,她的裤脚已经湿透了,贴在腿上又冷又沉。还有许多路上的顽渍,都要她一点一点费功夫清理才能干净。
  “一个瓶子能卖一毛钱,纸箱子论斤卖,捡些饮料瓶和纸片一个月多少还能卖点钱,够我们老两口买袋面了。”说这话时,张翠莲有些不好意思,但朴实的话语,藏着生活的艰辛。
  张翠莲的家在大砭沟半山腰的出租屋,每天下班得先坐公交,再爬段长坡。出租屋里虽然没有什么家具、电器,但是被丈夫高冷收拾得干净、整洁。
  “他以前也是环卫工人,超龄后就没法干了,现在闲赋在家。5个子女都成了家,没稳定工作,干着下苦力的活儿,偶尔通个电话问候,孩子们自己光景也不好。”想到眼下的生活,张翠莲的口吻中带着些许伤感和无奈。
  “虽然收入不高,但对我来说,能有这么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很珍惜,所以我会尽最大努力干好这份工作。”眼下,让张翠莲最感到欣慰的是,孙子总会时不时来看望自己,“我不想让我的孙子们再走老辈的路,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我们家的未来也有个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