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山圪崂”蝶变“小江南”
通讯员 韩婷 乔洁 记者 方大燕
  夏日的黄龙县白马滩镇,群山叠翠,流水潺潺,一幅生态与发展共生共荣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该镇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六三三五”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面貌从“山圪崂”向“小江南”蝶变,书写出生态美、乡风淳、治理优、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精细治理擦亮乡村“颜值”
  车行神峪川景区入口,“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石雕矗立路旁,昭示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底色。走进神玉村,硬化巷道干净整洁,民居院落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繁花似锦,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貌扑面而来。
  这是白马滩镇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写照。该镇聚焦农村“六乱”整治,坚持乡村建设“三多三少”原则,补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户厕改造,发挥“五级联动”机制作用,推动环境整治从“一时净”转向“持久美”,从“一村美”拓展至“全域美”。
  今年以来,全镇已清理垃圾62吨,硬化巷道9000米,铺设雨污分流管道5500米,种植花草20余公里。“村里环境好了,垃圾有人清,大家住着舒心,卫生习惯也跟着变了。”神玉村村民刘正芳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获得感。
  在“清洁庭院”“五美庭院”示范户带动下,村民主动参与庭院美化,以“小家美”汇聚“乡村美”。如今,神玉村、白马滩村先后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昔日旧村落焕发新活力。
  文明新风夯实治理根基
  “ 薛家‘勤俭持家’,刘家‘老实做人’,李家‘耕读传家’……”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细数着村里的家风家训,孝善文化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
  白马滩镇将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人物”,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发挥“一约五会”作用,引导群众破旧俗、树新风。
  由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的“草根”宣讲团,用“快板说振兴”“树下议民事”等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和移风易俗宣传20场次,让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文明理念融入乡村肌理。
  该镇还探索“德治+法治”治理模式,培育“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队伍,今年以来已调解矛盾纠纷65件,开展普法宣传8场次,用接地气的方式筑牢乡村治理根基。
  生态赋能拓宽增收渠道
  神道岭景区的林间咖啡座上,游客们赏景休憩,享受着夏日清凉。这个夏天,该镇“清凉经济”持续升温,神道岭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白马滩镇紧扣生态旅游首位产业,以建设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整合印象圪崂AAA级景区、石门峡漂流等资源,发展农耕研学、田园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拓宽生态旅游环线,让“好风景”变“好钱景”。
  旅游热带动民宿、农家乐蓬勃发展。通过培育“依山、沿河、庭院”三个经济,该镇打造了白马云栖、观山民宿等样板,带动105户群众户均增收超3.5万元,农家乐户均增收30万元以上,85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形成“旅游带富”的良性循环。
  暮色中的白马滩镇,老槐树下笑语盈盈,文化广场歌声飞扬,农家乐里香气四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正在这里变为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