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贺秋平 实习记者 张译心
“ 瞧我家的菜苗长得多好,这可多亏了党员的帮忙。”午后,宜川县丹州街道中山街社区的郝芬娇老人望着自家绿油油的菜园,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逾八旬的郝芬娇一直想有块小菜园,但因年迈体弱,只能看着土地撂荒。今年年初,中山街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了解后及时梳理成“微心愿”,该县文旅系统党委张超、晋浩等7名党员主动认领,帮助老人翻松土壤、清除杂草、播种浇灌……如今,菜园里青菜舒展嫩叶、辣椒苗迎风挺立,承载着老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郝芬娇老人的小菜园,正是宜川县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三年来,宜川县立足实际、精准发力,坚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大力推进‘ 亮、学、赛、督、治’和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靶向破解干部‘怠虚粗拖’等作风顽疾,以长效机制推动干部队伍作风转变、能力提升。”宜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娇介绍道。
“亮”出责任,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近年来,宜川县以“ 双报到+双微服务”机制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先锋表率作用,聚焦群众家门口灯不亮、路不平、设施陈旧等“小事”,精准梳理形成“微项目”“微心愿”清单,通过组织牵引,引导机关党组织主动认领社区“微项目”,机关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结对完成居民“微心愿”。全县累计认领完成“ 微项目”196个、“微心愿”385个。通过“亮”党员身份、“亮”承诺事项、“亮”初心宗旨,持续办好一些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好事。
在“学”的方面,宜川县着眼干部队伍能力短板,构建多元化学习培训体系,为干部持续“充电赋能”。一方面,与浙江大学建立长期的“学用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学习机制,2021年来先后组织科级干部、社区干部、乡村振兴领域干部、民营企业家等分批培训13期660余人次;定期举办“丹州大讲堂”,邀请中央党校等高层次平台或高等院校资深专家学者来宜授课,累计培训干部3500余人。另一方面,还创新推行县委组织部与县委党校联动培训模式,2024年以来已举办长训进修班3期,培训140余人次,并组织学员赴无锡新吴区、贵州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借助对口协作平台,选派8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盐集团、无锡新吴区等单位实岗锻炼,在实践中全面提升改革创新本领。
此外,在“赛”的方面,宜川县建立并坚持落实市委、县委重点任务现场盘点调度机制,定期召开重点任务现场盘点调度会,由各部门单位和乡镇对各自承担的重点任务进展进行“晾晒”,通过盘点调度增强了赶超意识;“督”的方面,针对部分单位在重大任务落实中存在的“等靠拖”问题,开展定向穿透式联合督查,有效提振了干部担当尽责、履职作为的精气神;“治”的方面,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和县纪委联合开展的“ 一事一剖”机制,实现“深剖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 …
作风就是力量,实干决定实效。近年来,宜川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干部队伍的作风更实、能力更强、干劲更足。
服务者说
下一步,宜川县将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以过硬干部队伍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宜川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