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七月,烈日灼烤。子午岭茂密的山林如同巨大的蒸笼,热浪蒸腾着每一个角落。在这片山林中,黄陵矿业机电公司线路维护班的职工们正争分夺秒地处置热黄110千伏线路80号铁塔下方出现的地质裂缝。
穿过荆棘丛生的山林,抵达铁塔附近,只见大地被数道纵横交错的裂口撕裂,最大的裂缝宽近1米,深达10余米,严重威胁着供电线路的安全。
“ 热黄110千伏线路是矿区电网系统的主电源,80号铁塔位于矿井采空区。地质变化导致地面塌陷开裂,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线路维护班班长杨华语气凝重。
面对这关乎矿区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的重大险情,机电公司第一时间采取了紧急措施。在不影响供电的前提下,对铁塔进行了防倾斜牵引固定,有效遏制了险情扩大。同时,为确保主电源线路的长远安全,公司联合电力设计院重新规划线路走向,以避开采空区。
然而,在新线路建成投运之前,保障80号铁塔安全运行的重担,就落在了杨华和班组成员肩上。铁塔周边塌陷区域土质松软,尤其进入雨季后,雨水极易倒灌裂缝,加剧地质灾害风险。如何防止雨水倒灌,确保这条矿区“生命线”安然无恙,成了线路维护班的头等大事。
“凡事预则立,必须防范在前。”杨华严格执行针对80号铁塔的雨季预防应急方案,带领班组成员着手对裂缝进行回填防雨处理。
“裂缝最深有近10米。”杨华蹲在最宽的裂缝边缘,将测量绳缓缓垂入漆黑的坑洞,绳子一点点没入黑暗,直至触底。“预报下周有雨,我们必须尽快回填夯实裂缝。一旦雨水倒灌,淘空塔基,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细致勘察,杨华发现裂缝多且深,若仅用土方回填工程量过大。他果断决定,先用树枝分层回填,再用泥土夯实,最后覆盖彩条布进行防水密封。
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杨华现场分工后,工友们立即各司其职,有人挥刀砍伐树枝,有人奋力挥锹铲土,有人仔细整理彩条布……烈日炎炎,众人奋力拖拽着粗壮的树枝,步履沉重。不多时,豆大的汗珠便顺着他们的脸颊不断滚落,肩头的衣衫早已湿透,紧贴在脊背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渍在背后晕开大片深色印记。
“ 粗树枝填到深处,上面铺满细枝,再回填土,大家加把劲,争取今天完工。”年过半百的杨华喘着粗气,大声为大家鼓劲。
工友们将粗壮的树枝填入裂缝深处,再用细枝塞满空隙。七八名职工挥动铁锨,一锹锹泥土覆盖上去,不断拍打夯实基础。
时间在挥汗如雨中流逝。待所有裂缝基本回填完毕,众人顾不上休息,又合力将厚重的帆布覆盖在裂缝上,用泥土压实边缘,并用石块牢牢压紧,以抵御风雨侵袭。帆布盖好的瞬间,一股裹挟着泥土与枝叶气息的灼人热浪猛地反扑上来。
经过数小时全力奋战,下午6点多,所有裂缝终于回填完毕。众人围坐在树荫下,早已饥肠辘辘。青工高新宇拧开一瓶水仰头痛饮,老王也掏出早上买的菜夹馍,就着矿泉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 用树枝在底下撑住,泥土填实缝隙,帆布挡水……希望咱们这土办法能顶住雨水的冲刷。”望着初步被“缝合”的塌陷处,杨华若有所思。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无意识地再次抚过脚边那把沾满泥巴的铁锹木柄。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将子午岭染成一片赤金。那片曾被撕裂的土地,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被“缝合”得严严实实。杨华和工友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出山林,夕阳勾勒出他们坚挺的轮廓。回程途中,杨华坐在车上默默回望,夕阳将巍然矗立的铁塔身影拉得又远又长,直指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