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王前锋 张鑫蕊
立秋后,富县虽仍被三伏暑气萦绕,34℃的高温却正加速8万余亩早熟苹果的着色成熟。田间枝头硕果缀满枝丫,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更让果农增收的底气愈发充足。
在富县茶坊街道伏龙村高塬玫瑰生态农场的百亩矮化密植苹果园里,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气象数据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转,节水滴灌设备与防雹网等现代化设施随时待命,为果树生长保驾护航。
负责人孔建军介绍,这片100亩的有机果园主打早熟品种巴克艾,全程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人工合成投入品,依托专属堆肥场供应有机肥;病虫害防治则全程采用生物农药与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有机种植技术体系。
科学种植的效益看得见、摸得着。孔建军给记者算了笔增收账:“去年园区产果10万斤,虽受天气影响,仍实现产值60多万元;今年仅巴克艾一个品种就将产果9万余斤,我们在武汉中商超市设有专属销售专柜,市场均价每斤约10元,预计早熟苹果产值可达100万元,8月20日就能全面上市。”
看着枝头红艳艳的果实,孔建军对10月中旬即将收获的5万斤维纳斯黄金和25万斤阿珍富士更是满怀期待,堆肥场内正在发酵的羊粪已备好,将为来年丰产持续“蓄力”。
在高塬玫瑰生态农场的百亩矮化密植苹果园的带动下,当地果农的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技术员张延峰见证了这一变化:“2019年,伏龙村3个村民小组只有10亩矮化密植园,如今在百亩苹果园的带动下,仅今年就新增了400多亩。”如今,张延峰家的8亩巴克艾矮化密植园今年进入初挂果期,亩产400多斤,每斤售价4~5元。“这个品种全红、不用套果袋,品质和价格都好,盛果期亩产可达8000~9000斤,前景错不了。”
富县诚鑫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推行的“产、储、销”一体化模式,为苹果产业标准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公司化验室内,检测员徐正玲正细致地为农户送来的土壤样本进行测土分析,为精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刚放下土壤样本,她又忙着对即将出库的果品进行硬度、甜度检测,确保品质达标。
“我们聚焦全产业链打造‘交道塬’延安苹果品牌,以300亩有机种植基地为示范,组织159户果农对3000亩果园开展订单式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安全高品质供应链条。”公司负责人季双龙说。
销售端的创新同样亮眼。该公司建成西安智能化配送中心,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新鲜直达;今年3月推出的“C端裂变”销售模式已累计发展会员200多名,会员费达60余万元;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拓展,自2022年起已成功打入新加坡、迪拜等市场,让富县优质苹果香飘海外。
为推动苹果畅销、果农增收,富县苹果产业管理局多措并举强保障。该局副局长陈海刚介绍,富县将搭建多元宣传平台全方位提升富县苹果品牌知名度,借助第十届中国果品大会邀请全国果商深入果区考察,推动苹果进驻大型商超和企事业单位团购渠道。同时强化质量监管,及时发布市场价格与供求信息,指导果农适时适价销售。
据了解,今年富县中早熟苹果种植总面积达8万余亩,主要品种包括嘎啦、元帅系及早熟富士,预计总产量14万吨,总产值将达11亿元,一场丰收的盛宴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