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常旺燕)下体坠胀、阴道口摸到异物、小便困难甚至失禁……这些难以启齿的痛苦,61岁的李阿姨(化名)默默忍受了整整10年。近日,她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妇科手术后一举战胜了盆腔器官脱垂。
10年前,病发起初,她只是在劳累后发现阴道有鸡蛋大小的块状物脱出,休息后可回缩,便没在意。直到近两个月,脱出物无法自行回纳,还出现了严重的小便失禁,她才鼓起勇气走进延安市人民医院妇科。经检查,李阿姨的子宫颈及部分宫体,连同膀胱、阴道后壁已完全脱出阴道口外,同时还患有子宫内膜息肉和极高危高血压。
面对如此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POP),近日,妇科常旺燕主任医师团队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妇科常旺燕主任医师、苗润燕副主任医师、窦丽副主任医师及手术麻醉科李政主治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协作下,成功为李阿姨实施了改良盆底重建手术。
该手术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壁修补(反桥式缝合法)+阴道前后壁自体组织修补术”方案,核心在于利用患者自身的强韧组织进行盆底结构重建,在恢复解剖位置、改善脏器功能、尽可能保留器官的原则下,一举解决了困扰李阿姨10年的“难言之隐”,术后恢复良好,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誉。
医生提醒大家,别让“羞耻感”耽误治疗。子宫脱垂并非“老了就该忍”的宿命,更不是“难以启齿”的禁忌。李阿姨的经历警示我们:轻度脱垂若拖延不治,可能发展至器官脱出、排尿异常,甚至因脱出组织摩擦引发溃疡、出血,合并内膜息肉等问题时还会增加病变风险。无论你是产后妈妈、更年期女性,还是出现相关症状的人群,都请放下顾虑,及时到妇科或盆底康复科就诊。正视问题,科学应对,才能让身体摆脱“掉下来”的痛苦,重拾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