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心脏停跳被判无望 多科协作创造奇迹
  本报讯(通讯员 高小娥)近日,一名在当地心脏停跳后被判定无抢救希望的患者许女士,在其家属的坚持下转至延安市人民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成功康复出院。
  据了解,66岁的许女士在当地突发心脏停跳,经当地医院抢救后,被认为已无抢救希望。但患者家属不愿放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决定将其转至延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转院途中约三四个小时,其状况不稳定,多次出现险情,120急救人员紧急处理,一路上连着做了14次电击除颤,于凌晨4点将她安全送达延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到达医院时,许女士意识不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经检查发现,许女士心脏彩超EF值仅为30%,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且伴有频发室性早搏等多种心律失常,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情况危急。面对这样一位危重患者,延安市人民医院立即组织心内科二病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会诊。考虑到患者当时已失去意识,直接手术风险极高,医疗团队决定先为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待意识恢复后再进行手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帮助患者度过了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心肌缺血缺氧等多个难关。到了第4天,患者意识完全清醒。随后,医疗团队为其进行了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2020年植入的支架通畅。但分析发现,由于患者既往得过心肌梗死,部分心肌存活,部分心肌坏死,形成缺血性心肌病,容易出现心脏乱跳等电风暴情况,且动态心电图显示实性早搏达19000多个,存在再次发生电风暴的高风险。缺血性心肌病,低EF值是猝死高危人群,根据心律失常诊治指南,心内科二病区白延平主任、曹杰副主任团队决定为其实施单腔ICD植入术。术中,白主任在局麻下精准操作,成功将除颤电极植入患者右室心尖部偏间隔侧,测试参数达标,手术顺利完成。由于患者起搏器比正常数据信息大,且身体状况较差,伤口愈合难度大,医护人员将起搏器拆卸延续至9天,其间密切观察伤口情况,确保顺利愈合。术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患者恢复良好。第5天转到普通病房并拔管,之后又拆除了深静脉导管。最终,患者病情好转,活动时无特殊不适,饮食及夜休尚可,顺利出院。
  回顾此次救治过程,参与救治的白延平主任表示,医学上常规认为抢救30分钟以上无生命迹象就可能放弃,但这位患者的救治过程十分曲折,很少见。当所有人都认为她没有希望时,是患者家属的坚持打动了我们。那一晚,急诊科、心内科、ICU的医护人员都没睡觉,全程坚守,整个团队的协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