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白雪
宝塔山的晨雾漫过延河,延安中心街区的连锁咖啡店迎来第一波点单高峰。穿着运动衣的健身爱好者捧着冰美式走进健身房撸铁,上班族拎着拿铁快步走向办公楼,大学生手捧咖啡走进早课教室……延安,这座以红色为底色的城市,正悄然迎来一股咖啡消费热潮。从消费习惯到支付意愿,从场景选择到品类偏好,延安年轻人的咖啡消费图谱里,藏着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也映照着他们对生活方式的新探索。
从“仪式感尝鲜”到“日常化刚需”
延安年轻人的咖啡消费习惯是什么样的?
“有事没事,点杯咖啡,打工人必备的续命水就是一杯冰拿铁,喝完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儿。”在延安从事高中教学工作的何树妮戏谑地说起自己喝咖啡的日常。
从“仪式感尝鲜”到“日常化刚需”,何树妮的咖啡消费习惯只花费了半年时间。对她而言,咖啡是午间犯困的能量水,是健身燃脂的好搭档,还是社交场合的调和剂,每周她平均至少消费3~5杯咖啡,咖啡已成为她日常工作生活的首选饮品。
就读于延安大学的大三学生蔡惟一(化名)正处于考研和就业选择的关键期,咖啡是他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学校商业街有幸运咖、瑞幸、库迪等品牌咖啡店,蜜雪冰城、益和堂等饮品店也会售卖咖啡饮品,而且这些咖啡口味多,很平价,符合学生的消费水平,销售量都挺高的。”
由于咖啡消费习惯的变化,不少消费者还成了一些连锁咖啡店的会员,在消费各类经典款和新品咖啡产品上,享受折扣。
“很喜欢瑞幸推出的生椰拿铁、厚乳拿铁、葡萄冰美式等产品,他们每周新品都很期待。注册会员后每周领取优惠券,可以以9.9元的价格购买到喜欢的咖啡。”市民谢祥珊说。
“除了消费咖啡,我还喜欢买一些咖啡的周边。今年端午节,我花费300多元购买了星冰粽、帆布包等联名周边产品。”市民白女士说,之后她还想购买摩卡壶、咖啡机,尝试自己制作咖啡。
价格敏感与情感溢价并存
“以前点咖啡,两杯幸运咖的招牌冰拿铁需要14元,现在外卖商战,淘宝闪购上领取“满15减10”“满25减15”的外卖红包,2杯咖啡只要8元,还能外卖送上门。”一大早,家住西沟玉融苑小区的高女士一拿到咖啡,就和朋友兴奋地分享购买攻略。
京东、美团、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等外卖平台“大战”,让不少年轻人笑称吃到了“时代红利”。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延安年轻人的咖啡消费意愿也呈现出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对价格高度敏感,外卖平台数据显示,“满20减10”“第二杯半价”等优惠活动能让订单量瞬间暴涨,15~25元的价格占比超50%,超过30元的单品点单率较低。另一方面,部分年轻人普遍愿意为“情感价值”支付溢价。
饿了么平台外卖员景琪祥告诉记者,近期外卖“大战”,让他的接单量大涨,每天从9点开始配送至深夜,其中咖啡、奶茶冷饮的单子日均达到几十单。
位于延安新区中环广场的地粮餐厅环境优美、店面精致,许多年轻人、大学生愿意为享受安静的下午茶而买单28元的特调咖啡;也有人专门走进星巴克,购买价值78元的“摩卡+提拉米苏”套餐,或与朋友闲聊,或独自一人工作学习。相关店员表示,来到店内消费的多是年轻人,他们不是为了喝咖啡,是为了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完全放松自己。
喝咖啡,甚至成了社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时冲一杯美式提神、午饭后来一杯拿铁解腻、周末约好友打卡网红咖啡店……随着咖啡消费稳步提升,市场空间加速扩容,咖啡越来越融入青年市民的日常生活。
“我对咖啡非常敏感,经常喝一杯就睡不着觉,但是闺蜜们聚会经常约在咖啡店打卡拍照,所以我也逐渐接受了喝咖啡,搭配着蛋糕吃,感觉也挺不错的。”在新区田野茶咖,市民李娜告诉记者。
从“场景配角”到“消费主角”
“每天在健身房喝一杯美式,再配上香蕉,做一些有氧运动会事半功倍。”在市区的一家健身房,健身爱好者曹慧(化名)告诉记者,由于要考虑摄取的热量和糖分,她最常消费的咖啡种类就是美式咖啡。
咖啡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咖啡的流行孵化出众多消费新场景,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中分享的咖啡时刻包括居家休闲、日常健身、办公社交和户外活动等个性化场景。此外,咖啡+书店、咖啡+餐厅、咖啡+酒店民宿等跨界融合模式形成一股新浪潮,“咖啡+”经营让咖啡更好发挥赋能作用,增强消费体验,让更多消费者愿意长时间停留其中,增进社交、享受生活,打造城市崭新经济风景,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走进位于河庄坪镇赵家岸村的正大宏园林温室中,蝴蝶兰、绣球花、栀子花等各色花卉、绿植应有尽有,一片繁花美景中,“咖啡角落”引人注目。
“坐在花园里喝咖啡、赏花多惬意,我们这里打造的手冲咖啡空间,就是让所有爱花的朋友们能享受这种慢生活。”正大宏园林绿化负责人林妮说,作为一个创业者,她捕捉到一些客户的需求,打造了这个角度,就是想让更多来到赵家岸的游客、研学团队,能在花园中享受这份宁静。
一些青年也选择成为咖啡行业的从业者、创业者。在河庄坪镇的“村晚”现场,一个名为“山茶·咖啡”的后备箱咖啡摊位成为热点,不少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在他的摊位品尝咖啡。
“第二次喝这家咖啡了,味道真是不错。”市民秦先生说。
负责人李雨哲是一位“00后”的年轻人,投身咖啡领域后,他坚持做出最好的咖啡味道,从辞职、创业到如今小有名气,李雨哲在这条路上从未放弃。
“坐在咖啡店发呆的时候,能忘记一些生活中的不愉快。”在火车站,记者见到了乘客刘田(化名),她告诉记者,出于工作需要,她经常往返于延安、西安,在西安的一大日常活动就是打卡特色的手磨咖啡店,走走逛逛,就是最好的时光。
从价格到场景,从口味到情感,延安年轻人的咖啡消费偏好,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活图景。他们既坚守着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也积极拥抱新的生活方式——就像一杯拿铁,既有咖啡的醇厚,也有陕北这片土地的温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