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强大精神谱系,不仅指引了革命斗争,而且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下,延安精神仍发挥着无限光芒,具有极强的精神引领力、精神凝聚力、精神战斗力和精神创造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延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引领力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必须先进行民主革命,其次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过程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毕其功于一役”亦或是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都是不可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延安精神的引领,提出了“一化三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延安精神的正确指引,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二、延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说,凡是错误的思想、错误的主义都是不与人民群众意愿相符合,都是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不仅被写在了党的旗帜上,更被贯彻到党的各项工作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的力量是雄厚的。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建立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引领,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最终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诞生。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无一不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三、延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战斗力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的主要特征。在曾经几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就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使得根据地军民战胜了困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斗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鲜明体现,我们党始终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从1927年第一次“左”倾路线到第三次“左”倾路线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经过三次“左”倾错误与纠正,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发展和成熟,这也为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延安整风纠正了党内的思想分歧,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延安整风的关键。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传承下来。新时代,我们党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将“两个务必”发展为“三个务必”,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四、延安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创造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实践标准。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从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领导干部求真务实、弘扬优良作风,坚持实事求是。面对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坚持不忘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洞察能力,抓主要矛盾,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弘扬和发展延安精神,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