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5次电击除颤+急诊PCI术
延安市中医医院挽救50岁心梗患者为生命护航
    ● 多部门协作急救

  本报讯(通讯员 孙莉)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胸痛中心凭借多学科协作的“生死时速”,将一名50岁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的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经过5次电除颤、持续心肺复苏及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不仅脱离生命危险,更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标志着该院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迈上新台阶,也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希望。
  50岁的张先生(化名)有20年吸烟史,发病当日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伴随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家属察觉异常后立即拨打120,将其紧急送往延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患者刚抵达急诊科,胸痛症状骤然加剧,随即失去意识、四肢抽搐,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 立即胸外按压!准备电除颤!”急诊科团队第一时间启动抢救预案,立即进行心外按压及电除颤,患者短时间内反复室颤,出现“电风暴”(24小时内室颤发作≥3次),团队先后进行5次电除颤,并持续高质量心肺复苏及药物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在患者血压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胸痛中心团队争分夺秒进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这正是引发“电风暴”的根源。介入团队迅速植入支架,当血管恢复TIMIIII级正常血流时,监护仪上的心律终于趋于平稳,这场与死神的“拉锯战”,以医护人员的胜利告终。
  抢救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精细化管理同样重要。患者术后被转入ICU严密监护,24小时内未再出现心律失常,重症医学科同步启动的ECMO备用方案,也为防范循环崩溃风险筑牢“安全防线”。
  2天后,患者转入心病科普通病房,进行规范用药和心脏康复计划,2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心功能已恢复正常,无任何术后并发症,从卧床监护到自主行走,再到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患者不仅能正常饮食、休息,更能胜任工作任务。他笑着说:“现在散步、上班都没问题,一切正常了!”
  心病科主任毛艳阳介绍:“急性心梗合并‘电风暴’的患者死亡率极高,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00%,院内死亡率亦高达60%~80%。这次能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关键在于‘早期电除颤+持续胸外按压+快速血运重建’的三联策略,更离不开多学科团队在救治中的无缝衔接,重症医学科提前介入,术后多维度管理,形成‘抢救—监护—康复’的完整闭环,正是这环环相扣的协作,才让我们在极高的死亡风险下,成功挽回了患者的生命。”